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环保

绿色能源 “风光”无限(新时代画卷)

2022年10月24日08:5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平远县东石镇废弃矿山旧貌。

曾 杰 冯锡权摄影报道

数据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光电产业园区的首航高科敦煌100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本报记者 伊 霄摄

如今的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建起了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

本报记者 刘雨瑞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十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成效显著,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稳居全球首位。2021年新能源发电量约1.15万亿千瓦时,基本相当于当年全国居民生活用电量。

与此同时,新能源发电技术持续进步、成本快速下降,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持续巩固。我国风电机组产量占据全球2/3以上市场份额,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过70%的组件。2021年,陆上风电、光伏发电的平均度电成本,较2012年分别下降48%和70%,新能源已基本进入平价无补贴发展新阶段,为后续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新能源发展惠民利民成果同样丰硕。2014年以来,全国累计建成超过2600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每年可产生发电收益约180亿元,成为农村地区搬不走的“阳光银行”。

(本报记者  丁怡婷)

《 人民日报 》( 2022年10月24日 11 版)

(责编:杨玥、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青海:政策赋能“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
  人民网西宁10月21日电 (杨启红)近日,青海省农业农村厅、青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青海省农牧民职称评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及相关实施方案,为加快青海省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牧民队伍,促进“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拓宽了路径。 《办法》共五章二十五条,从农牧民职称评定工作原则、申报范围、评价标准、评定程序、待遇保障和管理服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秋收超九成 青海农业基本实现丰产丰收
  人民网西宁10月17日电 (杨启红)本网从青海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10月17日,青海省农作物秋收面积达到825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95.3%,其中粮食作物451万亩、油料作物220万亩、蔬菜49万亩,其他作物105万亩,全省农业基本实现丰产丰收。 7月以来,青海省冬小麦种植地区开镰收割,17万亩冬小麦颗粒归仓,产量达到8万吨以上。…
高原古城西宁秋景如诗 斑斓如画
  10月的高原古城西宁进入全年色彩最丰富的时刻,每一处风景、每一条街道都纵情展现着最美秋韵,每一片树叶都在为西宁的秋景添色,金黄色落叶与山、与河流、与游人共同交织出一幅幅美丽独特的金秋画卷。 市民们纷纷出门享受秋日暖阳,“打卡”西宁秋景,不时拿出手机拍照留影,也有不少摄影爱好者用镜头记录下色彩斑斓的秋日风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