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北区:谋民生之利 解民生之忧

十年来,西宁市城北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坚持“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的工作原则,全力推进全区民生保障工作落地落实。
救助服务工作务实求新。制定实施《城北区最低生活保障审批权限下放镇(街道)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城北区最低生活保障审批工作操作细则(试行)》,实行低保审批权限下放镇(街道)。建立城乡孤儿、困境儿童信息库并对其进行关爱保护。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发放补贴。不断拓展救助服务内容,全面推行“物质+服务”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工作。民政兜底保障对象救助金由2012年的313元/月上调至2022年的703元/月。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4.8亿元。
基层治理工作夯实垒台。不断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村(社区)工作者整体功能实现“一升一降一优”。合理划分社区,先后对7个社区的管辖范围进行调整,在辖区新增8个社区,对社区办公用房进行提升改造,目前全区31个社区办公用房均达到300平米以上。不断优化社区网格管理,以网格数据信息为依托,通过日常巡查、入户访问、面对面沟通等形式,实现为人民服务的“零距离”,促使基层服务和管理更加精准有效。积极搭建社区共建共治平台,指导各社区创新议事协商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实现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公司、社会组织和居民代表为主体共同协商处理社区事务、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管理模式。
养老服务工作提质增效。投入1.52亿元资金先后建成4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目前辖区已运营5家养老机构,合计床位821张(公建民营养老机构750张)。建成社区日照中心26个、农村老年之家28个、中央厨房6个、城乡幸福食堂57个,累计助餐42.19万人次。建成全区统一的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5312349”,通过信息化手段为困难及高龄老人提供服务,年均服务4.2万人次。为2.3万余名老人发放高龄补贴2.2亿元,为2.4万名60岁以上老年人补贴意外伤害险253万元。完成对7169名老年服务对象的自理能力评估。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累计使用400户,处理紧急预警2203次。
社会事务工作稳步推进。累计办理结、离婚27952对,补证4363对,全面实现全区婚姻档案电子化查录。印发《城北区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办法(试行)》,倡导绿色殡葬。扎实抓好社会组织政策咨询、登记注册、年检等工作,累计登记注册社会组织181家。加大专业社工人才培养力度,城北区现有持证社工98人。建成城北区社会组织孵化指导中心,推进社会组织规范化发展,累计孵化和培育服务类社会组织46家。加强区域道路命名、地名标牌设置安装、开发商前期楼盘审核、小区楼栋门牌号编排登记工作。完成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数据录入成果转化工作,并通过国家验收入库,完成地名志、地名录编纂。(来源:西宁市城北区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