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乡村振兴“全局图”
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花”。青海日报记者 李娜 魏雅琪 摄
特色产品引领乡村振兴。青海日报记者 魏雅琪 摄
擦亮“大美青海 生态旅游”亮丽名片。青海日报记者 魏雅琪 李娜 摄
“光伏羊”让牧民增收“喜洋洋”。青海日报记者 洪玉杰 摄
“住上了好房子,饭碗也端得稳稳的呢!”
“干得好,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青海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治本之策和乡村振兴前提基础,加快产业发展,以青海全省农牧区“大产业”推动农牧民群众“大增收”,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收入稳步增收、农村生活稳定安宁。
江源大地,一户户脱贫家庭命运改变,一个个脱贫乡村沧桑巨变。
今天的青海,正擘画乡村振兴“全局图”,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稳步迈进。
产业兴旺 奏响乡村振兴“致富曲”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
“学习拉面技术,接受系统的经营管理知识,一碗面打开了我人生的一扇窗。”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村民高文强的命运因为“一碗面”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碗面”的潜力到底有多大?以下的数据给出答案。
青海拉面馆在全国330多个城市有3万多家,从业人数近20万人,经营性年收入160亿元以上。目前,越来越多的拉面人返乡创业,为扩大就业发挥积极作用。其中,仅海东市化隆县,拉面经营者返乡创业开办公司、合作社1500余个,带动当地1.5万户群众从事与拉面产业相关的农业种植、牛羊养殖、加工冷藏、交通物流等产业,实现年产值近10亿元。
如今,青海拉面已成为引领群众脱贫的“致富面”、促进社会稳定的“和谐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幸福面”、提升生活品质的“小康面”。
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一定要发展产业,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
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尕海镇尕海村,一个“小鱼塘”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走出一条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助力产业振兴之路。
“2021年底,结合‘十四五’产业项目申报,镇党委把水产养殖项目作为重点工作来谋划,争取到2022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600万元,用于实施尕海村和新源村水产养殖项目。按照现有鱼塘基础,预计每年可投放三次鱼苗,每次投放量3万条,养殖育苗存活率以70%计算,每年养殖存活就是6.3万条。”尕海镇副镇长马海鹏说。
近年来,青海在强农惠农政策推动下,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吸纳就业能力,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继创建“全国高原藏毯产业”“全国热贡文化产业”等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打造“指尖上的青绣”“舌尖上的拉面”等青海民族特色品牌,乡村产业发展逐步进入快车道。
绿色共享 架起乡村振兴“连心桥”
曾经,干旱少雨、草地沙化、土壤贫瘠是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的严峻现实。如今,绿草如茵,风光旖旎、“牧光互补”模式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为生活,要养牛羊种地,为生态,需禁牧退耕。两难中,风沙逼走住户,最多的搬家3次。”共和县恰卜恰镇西台村党支部书记马进学说。共和县位于黄河上游北岸,面积26.27万公顷的塔拉滩相对平坦,肆虐的狂风常常将高寒草甸型牧草连根翻起。
好效益带来扶贫好收益,为贫困群众带来好机遇。2018年,海南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光伏扶贫政策有利时机,充分利用塔拉滩光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等特殊地理气候条件和共和县光伏园区基础条件完备、管理运营科学有序的优势,采取“飞地”模式集中建设总装机容量50.5兆瓦的5县11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占地面积101公顷,总投资3.43亿元,扶持带动了全州17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726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
光伏不仅是清洁能源,也是致富之源。该项目于2018年12月31日并网发电,是全省集中建设的3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中最早实现并网发电的,开创了海南州生态治理、新能源产业发展、贫困户增收有机结合的“生态扶贫”之路。如今,昔日荒滩成为牧场,园区里还有近2万只“光伏羊”,一年能收入200多万元。
海南州乡村振兴局干部代合楼说:“光伏扶贫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全力打造具有海南特点地域品牌、特色品牌、绿色品牌和有机品牌,走出一条绿色引领的乡村振兴路,是海南州全面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终极目标。”
塔拉滩的变化,可以看作是海南州走特色引领、集聚乡村振兴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
如今,海南州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快合作经济组织规范化建设,推进农牧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改造,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生产基础持续夯实,产业资源配置不断优化。
金融发力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乡村田野的“沃土”是金融服务的“热土”。
“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红火,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西宁市湟中区卡阳村从“身在山中人不知”的偏僻山村变成了“网红”4A级景区,依托生态资源,挖掘文化、体育、乡村特色和乡间美食,走出了一条依托生态、挖掘资源、发展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我们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和开发企业对接,以农发重点建设基金‘快速申报、快速审批、快速投放’的方式向青海乡趣卡阳户外旅游度假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发放建设资金2100万元,用以建设景区,并带动乡村旅游发展,支持旅游产业精准扶贫,助推贫困人口精准脱贫。”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说。
只有让金融政策落实到位、金融服务有效下沉,才能实现金融资源与振兴发展的合理匹配。农发行青海省分行依托青海牦牛产业优势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了“政府+银行+企业+贫困户”四位一体的精准扶贫模式,促进全省牦牛产业深加工业和产业链发展,提高牦牛产品增值,形成了较强的品牌效应,通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链上农牧民脱贫增收,走出了一条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收购加工牦牛带动乡亲们脱贫致富的路子。
金融政策的持续发力,为高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按下了“快进键”。近年来,农发行青海省分行始终把服务青海省脱贫攻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在金融扶贫中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十三五”期间,累计投放精准扶贫贷款267.82亿元,其中:产业扶贫贷款109.75亿元,占比40.98%。
如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青海正围绕特色产业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充沛的动能,努力让乡村产业不断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