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上绘就温暖新青海
社会保障托起百姓幸福。青海日报记者 李娜 摄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
一直以来,青海始终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群众满意为最大追求,书写保障和改善民生新的精彩答卷。
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群众有期盼,我们有回应——一件件民生实事相继落地,不断加快建设人民幸福的现代化新青海,体现的是发展的温度,一张张百姓的笑脸,洋溢的是满满的获得感。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牢牢守住民生底线
站在时间的坐标轴上回望过去,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青海把一件件实事,办进了万千百姓的生产生活中,也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十年来,青海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状况,紧扣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兼顾民之所需和政之所能,精准推进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工作,公共服务供给全面加强。青海省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高于同期经济增速。全面完成4.8万户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紧盯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服务供给、服务享有等关键环节,持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累计实施社会事业项目4591个。
今年,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发布进一步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实施意见,旨在进一步健全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福利保障制度,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解决残疾人特殊生活困难和长期照护困难。
在中国残联的大力支持和有力指导下,青海省多方筹措资金1809万元,为3000户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提供无障碍改造服务,全省残疾人居所无障碍环境不断优化,残疾人居家自主生活能力不断提升,残疾人家庭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牢固确立“兜底线、固基础、强基本”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各项民政事业发展。累计投入民政事业经费527.6亿元,投资58.85亿元,实施民政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3759个,集中办成一批得民心、顺民意的大事实事,推动解决一批社会关注、群众急需的民生问题。连年提高救助保障标准,临时救助扩大到全体城乡居民,救助上限提高到年城市低保标准1.5倍。连续三年提升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在全国率先将重病、重残、困难家庭等困境儿童纳入生活补贴范围,累计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13800万元,民政服务保障能力全面增强。
改革成果惠及群众
幸福安全感满满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省委省政府一直以来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就业一头连着发展大局,一头连着百姓福祉。青海省始终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着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推动形成政府激励、社会支持、劳动者勇于就业创业的新机制,全力稳就业保就业,全省就业实现“质量、数量”双提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1.74万人,年均超过6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1134.4万人次,年均超过110万人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面对经济下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我们沉着应对、攻坚克难,稳住就业“基本盘”,发挥了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压舱石”作用。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全省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32万人、55万人、96万人,比十年前分别增长了65%、47.5%、95%,基本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人人享有社保的目标。
青海省“拉面匠”在北京、广州等270多个城市和马来西亚、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开办拉面店3.3万家,带动近20万人就业,年经营收入达200亿元。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牛肉拉面,载着浓浓乡愁、伴着青海故事、带着高原魅力,闯出青海、遍布全国、走向世界,从“小打小闹”的街头小摊荣登地理标志的“大雅之堂”,成为名副其实的“就业面”“致富面”“幸福面”,向世人展现了高原儿女的勤劳朴实和自强不息、敢闯敢干的精气神。
与此同时,青海省医疗保障事业也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前行,以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建立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实现职工医保市(州)级统筹、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整合归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医保信息平台在全国首家实现全省范围、全业务功能落地应用,全省人民健康需求有了更加坚实的保障。
民生保障正一步一个脚印,不断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
持续做好民生实事
托起稳稳的幸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有质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教育强省的重中之重研究部署、深化落实,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持续向好,高中教育逐步普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步建成,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一串串喜人的教育硕果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
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得到全面加强,大力推进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小学校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青海省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质量提升行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攻坚计划,基础教育普惠水平大幅提升,全省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32%,义务教育巩固率97.0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71%。深入推进部省合建青海大学,加快本科高校学位点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相继编制职业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规划等,制定《青海省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若干措施》等文件,首批与教育部签订《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备忘录》。全省教育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向上的发展势头,为新青海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所所崭新校园拔地而起,一所所品牌学校提质升级,老百姓家门口有了越来越多设施完善、师资力量强的好学校。
公路交通是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保障。十年来,青海省研究制定交通运输发展重大规划、专项规划,成功申报3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多维度搭建起了青海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四梁八柱”,全省“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通畅、省际联通”的交通路网布局全面建成。创新发展实现了重大转变,“绿色”成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交通体制机制日趋科学完善,积极打造“平安百年工程”,交通安全生产能力日益提升。
改善民生永不止步。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不断向纵深拓展,更好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就要始终把促发展、保民生置于突出位置,今天广大人民群众从“吃饱穿暖”到高品质生活的追求,无一不体现着青海在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标,不断在完善机制、创新方式、优化服务中深入推进各项民生工作革弊鼎新、攻坚克难,从“高度、温度、深度”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努力让百姓的生活更加殷实、精神更加富足、笑容更加灿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