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头打造国家公园典范
藏野驴在三江源可可西里地区活动。新华社记者 吴刚 摄
三江之源水潺潺,山宗昆仑入云霄,祁连草香牧鞭响,大美青海绿色魂。
这就是青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这就是青海,绿色是这里的底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铺满江源。
这就是青海,这里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放眼青海,我们无比欣喜,三江源国家公园即将正式设园,祁连山、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稳步推进,可可西里世界遗产地保护利用科学高效,《西宁共识》内涵不断丰富……青海探索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在建设国家公园试点中贡献了“青海智慧”“青海经验”。
体制创新,打破“九龙治水”
时间回到六年前。2016年3月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三江源成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我国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2016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在超过12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地区开展全新体制的国家公园试点,努力为改变‘九龙治水’,实现‘两个统一行使’闯出一条路子,体现了改革和担当精神。要把这个试点启动好、实施好,保护好冰川雪山、江源河流、湖泊湿地、高寒草甸等源头地区的生态系统,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经验,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重大创新,一项重大改革。既然是改革,就要打破过去“九龙治水”和执法监管“碎片化”的问题,真正实现“一件事由一个部门来管”的体制试点目标。
体制试点中,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优化整合、统一规范,不作行政区划调整,不新增行政事业编制,组建管理实体,行使主体管理责任”的原则,建立了由省级国家公园管理局、3个园区管委会、3个派出管理处、12个乡镇保护管理站、村级管护队和管护小分队为组成的国家公园行政五级管理实体,形成了以管理局为龙头、管委会为支撑、保护站为基点、辐射到村的管理体制。
勇担国家使命,落实试点任务,聚焦改革目标,当好“施工队长”。时至今日,我们欣喜地看到三江源国家公园31项体制试点任务全面完成,在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政策制度体系、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成果,确立了9大国家公园建设理念,初步形成了15个管理体系,走出了一条“借鉴国际经验、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三江源特点”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创新之路。
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在即,奋斗的目标却未止步,到2025年,国家公园在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示范作用凸显。到2035年,国家公园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更具引领示范意义。
共建共管,稳固绿色屏障
全国十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青海是承担双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体制试点,这在全国独一份。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青海省优化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完善分工合理、权责明确、相互支撑的长效工作机制,建设与国际接轨的职业化管理队伍。
尤其是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体制试点中,打造生态保护高地、生态科研高地和生态文化高地“三大高地”,在全省自然保护地率先建立“村两委+”社区参与共建共管共享机制,充分发挥村两委和党员引导带领作用,打造党员群众义务宣传、保护“两支队伍”,推行“村两委+”联点村包点联建工作机制。
除此之外,青海推动建立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省份协同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开展纵横双向联合的自然资源综合执法,探索建立自然资源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高效联动机制,以大工程促进大保护,以大保护促进大修复,以大修复促进大丰富。
建立全省林草信息化中心,加快建设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中心,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库和统计分析平台。
建立中科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祁连山国家公园国家长期科研基地。
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二期和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提升,生态功能得以巩固,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比十年前提高了11%、30%以上。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藏羚羊恢复到7万多只。
……
不负嘱托、不负使命,推进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共建,推动建立共建工作机制,研究评估国家公园群自然资源和人文遗产价值,探索编制公园群建设规划方案、基础规程和监测评估规范。
生态保护,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国家公园范围内,有一部分区域是为原住居民保留,用于基本生活和开展传统农牧业,这些原住居民世代生活在公园内,工作在公园内,同时也参与到国家公园的保护与管理当中,他们是国家公园名副其实的“主人”。
加快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理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首先就要激发牧民群众成为国家公园建设的内生动力。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涵盖12个乡镇53个行政村,内有19109户、72074人,基本形成了“大散居、小聚居”的定居格局。
目前,随着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制度实施,社区成为了三江源国家公园内保护主体,农牧民群众成为生态保护最直接利益相关者和最有积极性的保护者。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后,按照园区内牧民“户均一岗”设置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负责对园区内的湿地、河源水源地、林地、草地、野生动物进行日常巡护,开展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发现报告并制止破坏生态行为,监督执行禁牧和草畜平衡情况,建立牧民群众生态保护业绩与收入挂钩机制。
到目前,国家公园内共有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实现“一户一岗”。
六年来,生态管护员日夜忙碌在森林草原和湿地荒漠,为生态安全保驾护航,他们坚定的身影已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与此同时,青海不断完善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管理建立生态管护员动态信息管理数据库,将园区内生态管护员的识别、管理、考核、培训等全部纳入数据库,初步实现生态管护员信息化管理。开展生态管护员公益性保险试点,与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为园区所有生态管护员捐款投保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要辩证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青海在全国率先制定《关于探索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从2006年起取消了对三江源主要地区的GDP考核,确定了11项生态补偿政策。
在如今的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牧民群众主动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享受着一项项生态反哺“红利”,生态生产生活正向着良性循环转变,江源极地成为了野生动物的天堂。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