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环保理念装进牧民心坎里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国计民生。过去,生态环境保护的概念对于远在深山里的牧民群众来说,大多通过各类媒体听到看到。而今,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劲风吹遍江源大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已深深烙印在江源儿女的内心深处。
近年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着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保护和系统治理新高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新高地,将海西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创新典范,在生态经济创新发展的重点地区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转变,源于青海把践行生态文明理当作为百姓谋幸福的持续工程;转变,源于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战略部署。
克鲁诺尔村和陶生诺尔村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柯鲁柯镇的两个牧业村。这两个村子毗邻而置,牧民们长期以从事牧业生产为生计来源。在走访中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牧民群众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自愿把自家的牧场封禁和保护起来,而且随着这片区域被列入到祁连山国家公园德令哈片区,世世代代放牧的牧民群众放下了手中的牧羊鞭,转而成为了草原上的生态管护员。
“住进了新房子,有了稳定的工资,看病、孩子上学都方便了不少。”许多生态管护员把能过上如今这样的好日子都指向国家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措施的利好。
曾地处深山僻壤的牧业村因生态环境保护,受益于国家各类生态奖补政策,实现脱贫致富;农牧民定居工程中,众多农牧民群众放下手中的牧羊鞭,搬进城镇,成为“城里人”,他们的后续生产得到了保障,致富有了渠道……如今,在海西的这篇广袤大地上各族儿女家园美好、产业兴旺、牧民幸福,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农牧民群众实现高品质生活的愿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成为了生态管护员的村民仁青在下班回家的路途中,带着孩子在克鲁诺尔村间道路拾捡垃圾已成为了他的习惯。现在,村里经常自发组织垃圾清理活动让村容村貌变美变靓丽、农牧民群众经常扛着树苗在荒漠戈壁中义务植树、许多村民徒步到数公里外的无人区瞭望巡护,目的只为保护自己家园里的野生动物……朴实的牧民群众在政策引导下把生态环境保护当做自己的事情,自家的事情。而今,他们已经把生态环境保护装进了心坎里,付诸在行动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