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西宁:“物质+服务”让社会救助有力度有温度

2021年09月23日20:38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人民网西宁9月23日电 (马建辉、实习生谢佳瑜)74岁的西宁市民马有布对每一天有了更多期待,“以前我的日常生活主要靠每月110元的高龄补贴维持,如今,我有了低保,住上了公租房,还能享受清洁、生活、医疗等服务,感谢党和政府给我的温暖!”马有布只是青海省西宁市开展“物质+服务”社会救助项目中受益者的缩影。

医疗类社工为辖区低保居民、残疾群众进行中医理疗。人民网 马建辉摄

过去一直在青海明心书院绿化区担任护林员的马有布,由于绿化区房屋拆迁,本人又无固定住房,只能在北山美丽园原拆迁地搭建的临时棚屋居住。2020年10月,西宁市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城市,以兜牢困难群众基本生存权益为主线,对现有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对象、孤困儿童等社会救助服务对象基本生活进行全面保障,打造了具有西宁特色的“五个一”工作模式。西宁市实现由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转变,不断满足社会救助特殊困难群体多层次多样化的救助需求,基本形成“9+1+N”分层分类救助体系。马有布也成了这种社会救助模式的最大受益者。

志愿者为辖区老年人开展义务理发服务。 人民网 马建辉摄

作为全国第一批社会救助改革创新试点地区,西宁市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出台《西宁市开展“物质+服务”服务类社会救助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制定四大类38项救助服务试点项目清单,实现了从分散救助向综合救助、从收入型贫困救助向支出型贫困救助、从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的转变。

西宁市“物质+服务”社会救助项目工作人员分布图。 人民网 马建辉摄

据了解,在救助服务中,困难群众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还可以通过“12345”服务热线,获取相关的救助服务资源点单式、菜单式的服务。今年引入的5家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线上救助平台及线下智慧救助服务中心,链接区域内养老机构、卫生医疗机构等服务资源联动,帮救助对象建立社会支持网络。数据显示,试点工作开展2个月来,已累计为6325名困难群众提供各类专项服务10698次。

社区中的康复及晨练站。人民网 马建辉摄

下一步,西宁市将持续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统筹发展社会救助体系,努力在全面推进民生保障上兜好底,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新进展新突破,进一步推进改革信息化、推进改革多样化、推进改革品牌化,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西宁市“物质+服务”救助改革试点现场观摩会。谢佳瑜摄

(责编:陈晶、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