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对话地方领导》系列访谈

全国人大代表张晓容:加快黄河上游流域生态保护 让湟水河成为“幸福河”

2020年05月24日13:30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人民网西宁5月24日电(马盛楠 杨阳)位于黄河上游的湟水河是黄河的第三大支流,也是黄河在青海境内最大的一级支流,湟水流域在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西北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共青海省西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晓容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抓好湟水河全流域生态治理,守护好黄河的健康安澜,是青海扛起“源头责任”和“干流担当”的重要体现。

张晓容介绍,湟水河平均每年向黄河上游输送44.76亿立方米的活水,是对黄河治理开发和省(区)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十一条主要支流之一。湟水流域横跨青海、甘肃两省,是国家战略格局中“兰州—西宁城市群”的核心组成部分,润泽近400万人口。其中88%的湟水流域面积在青海省境内,该河流也被称为青海人的“母亲河”。

湟水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生态过渡带,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脆弱,有9种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鱼类栖息于此,生态地位十分重要,是黄河流域及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同时,河湟文化是黄河流域四大传统文化的源头文化,早在5000年前,就有先民在湟水两岸繁衍生息,孕育了马家窑、卡约、柳湾彩陶遗址等众多文化与古迹,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

“以湟水河为主形成的河湟谷地是青藏高原上人类活动强度最大的地区,也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受高原地区气候特征、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水土流失、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张晓容说。

他表示,近几十年来,青海持续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工程”“生态移民工程”“引大济湟”等生态建设工程,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改善,生态承载力有一定程度回升。但由于湟水河流域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区域,随着发展不断扩大,整个流域内的生态压力也不断加大。因此,抓好湟水河全流域生态治理,对维持黄河尤其是黄河上游流域及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生态屏障生态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此,张晓容代表建议国家把湟水河全流域生态治理纳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规划,把湟水河全流域生态治理工程作为黄河上游全流域生态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工程,打造黄河上游湟水流域生态文明示范区。

同时,建议建立稳定长效的生态保护投入机制,进一步加大对湟水河全流域生态治理、青海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中央专项投资规模。以国家财政部等四部门出台的《支持引导黄河全流域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实施方案》为契机,加快健全黄河上游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湟水全流域作为黄河上游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区,加大黄河上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投入,以生态补偿长效机制涵养黄河上游生态环境。

(责编:刘沛然、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