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看中区|备春耕 保民生 促消费 万物萌发,草莓西红柿长势喜人、出苗齐壮,温室大棚内春潮涌动、绿意盎然; 载歌载舞,水井巷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歌声嘹亮,退休老人们正在合唱演奏; 消费渐暖,超市最具人间烟火气,午间时分居民购物忙…… 正值春季,西宁市城中区一派繁忙景象。奔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城中区以奋进之姿在2023年的春天再出发! 人勤春来早 农耕正当时 3月23日,在西宁市城中区总寨塬温室大棚内,技术员季风奎一边查看草莓西红柿的长势,一边介绍,“这个品种口感好,价格高于普通品种,预计五月份将成熟上市。…
青海玉树:描绘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蓝图 人民网玉树3月24日电 (刘沛然、况玉)3月2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召开全州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进一步介绍玉树州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成果。据介绍,玉树州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制定出台了《玉树州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促进条例》《玉树州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2023年重点支撑项目任务分工方案》《玉树州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惠企惠民50条措施(试行)》等法规性、指导性文件,从玉树长远发展的视角,进一步明确玉树州文旅工作怎么干、怎么办,如何提升总体质效等,形成系统规范的制度体系,为玉树州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西宁出台方案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人民网西宁3月24日电 近日,西宁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立足西宁实际,从顶层设计到底层实施,通过一系列举措努力融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全过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完成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调查,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评估,构建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和相对稳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达到全市国土面积的20%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0%以上,湿地保护率不小于80%,探索开展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物种调查监测工作,陆地生态系统类型有效保护率达到国家要求,湟水河、北川河等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得到明显改善,生物遗传资源收集保藏量稳步增加,初步形成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机制。…
青海玉树倾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首选区 从青海省会西宁乘飞机前往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的途中,打开遮光板从空中望去,云层由绸缎般淡薄渐变成棉花糖般绵密,远处的群山也如娇羞的少女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一幕足以让人忘记耳边嘈杂的飞机引擎声,沉溺在这幅山川云雾图中。 三月玉树,骤雪初歇。…
西宁:项目建设战正酣 奠基培土!3月23日,在西宁市湟中区鲁沙尔镇的一处空地上,青海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西宁市2023年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复工,湟中区鲁沙尔城市更新改造项目开工仪式举行。今年一季度,西宁市计划开复工437项,力争完成投资78亿元,从马达轰鸣的建筑工地,到紧张繁忙的厂房车间,再到充满激情的建设者,凝聚起西宁高质量发展的磅礴气势。…
青海海西:305个项目集中开复工 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31亿元 人民网西宁3月23日电 (杨启红)3月23日,2023年青海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海西分会场在青海雨色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源网荷储一体化及海西州大数据产业园项目现场举行开工仪式。据悉,此次共计305个项目在同一天开复工,估算总投资1403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31亿元。…
青海省地震预警系统将于2023年年底投运 人民网西宁3月23日电 (杨启红)本网从《青海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新闻发布会获悉,目前,青海省地震预警系统各技术系统已基本建设完成,正处于内部测试阶段,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投入试运行,年底前正式运行。运行后,社会公众可通过手机、电视等方式及时获取地震预警信息。…
青海玉树:立足独特优势 高质量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唐蕃古道·进藏咽喉 融合汉藏等多元文化商贸物流的中枢通衢 长江、黄河、澜沧江(湄公河) 发源地及水源涵养区 …… 黄河源头。玉树州委宣传部供图 接下来 让我们一起走进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腹地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万里长江第一湾。…
引大济湟工程累计向下游河道生态补水4.37亿立方米 值此第31届“世界水日”之际,青海印发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围绕严格总量控制,强化刚性约束;加强地下水管理,提高治理效能;强化节水管理,提升用水效率;严格水资源保护,确保可持续利用四个方面提出23条主要任务,旨在进一步加强青海省水资源管理,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优化水资源配置,坚定不移做“中华水塔”守护人,增强水资源支撑青海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 澜沧江源头水系水丰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