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粮油单产提升行动初见成效 人民网西宁11月30日电 (记者杨启红)据青海省农业农村厅最新消息,今年,青海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示范区内粮食每亩单产提升25.62公斤,共增产552.3万公斤,油料每亩单产提升10.08公斤,共增产387.58万公斤。 今年以来,青海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第一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层层将粮油种植任务分解到县、乡、户、田,在稳面积、提单产、调结构上下功夫,不断强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入开展实施粮油单产提升行动,培育各类高产示范田,辐射带动全省大面积均衡增产。…
2022年度青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公布 人民网西宁11月30日电 (马可欣)11月30日,2022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西宁召开,根据《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有关规定,经青海省科技奖励委员会审定并报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决定颁布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 4 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项目“气候变化和放牧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获得2022年度青海省自然科学奖项一等奖。 项目首次评估了古气候对高寒草地不同深度冻土碳库影响的重要性,首次提出了古气候比现代气候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碳库分布格局和大小的影响更大的观点;定量提供了增温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及其机制的新认识,修正了“增温将导致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正反馈”的片面认识;明晰了未来气候变化和适度放牧背景下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仍然是弱的碳汇而不是碳源等备受学界关注的科学问题及其机制。…
魏立新荣获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人民网西宁11月30日电 (马可欣)11月30日,2022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西宁召开,经省科技奖励委员会审定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授予魏立新同志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魏立新为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藏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
2023年青海下达近百亿元资金支持青甘川交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人民网西宁11月30日电 (记者杨启红)记者从青海省财政厅获悉,2023年,青海省财政持续加强资金筹措力度,累计下达资金99.74亿元用于支持青甘川交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提升交界地区城镇化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具体来看,下达黄南、果洛两州农牧民居住条件改善工程省级专项资金0.84亿元,用于提升节能保温水平、完善配套设施、庭院及村庄环境整治等,助力建设一批功能现代、风貌乡土、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的宜居型农牧民住房,推进农牧民生活品质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全面提升。…
马生娟:赋予工作特殊的意义并始终保持热忱 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讲好新时代广大职工勤于创造、勇于奋斗的劳动故事,充分展示全市广大劳动者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奋斗姿态,人民网青海频道联合西宁市总工会组织开展“2023·听劳动者说”系列宣传活动。通过记者走基层调研采访,深入了解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百态,邀约…
时尚青岛扬帆西宁 两地携手演奏“黄河大合唱”文旅乐章 人民网西宁11月30日电 (记者杨启红)11月29日,“沿着黄河遇见海”青岛市文化旅游专题推介会走进西宁,推介文旅资源、发布主题线路、展示非遗文创……时尚青岛向西宁市民发出来自大海的邀约。 崂山风光。…
青海省公布2022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人民网西宁11月29日电 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2022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其中关于获奖名单具体内容如下: 2022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 一、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名) 魏立新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二、自然科学奖(4项) 一等奖(1项) 气候变化和放牧对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完成人:汪诗平、王艳芬、汪涛、罗彩云、张振华 二等奖(1项) 高原慢性低氧诱导认知功能减退的发病机制及干预的研究 完成单位:青海省人民医院 完成人:朱爱琴、钟欣、黄郁玲、李国峰、孟婕 三等奖(2项) 1.基于超图的超网络建模及应用研究 完成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完成人:胡枫、张子柯、李发旭、马秀娟、赵海兴 2.…
星辰大海与爱同行 跨越山河奔赴美好 抢断、运球、过人、上篮,球进了,一阵欢呼声紧随其后! 高原的午后,阳光格外眷顾这座小镇,青海省海东市循化县尕楞藏族乡中心小学内,孩子们正在打篮球,对于这所学校300多名学生来说,今天是个开心的日子,因为他们有了崭新的篮球架,乒乓球台。 新的篮球架让打篮球有了更多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