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四川两省消协(委)建立异地消费维权机制 3月26日,记者从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青海省消费者协会会同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在双方已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基础上,创新深化合作机制,主动搭建异地化解消费纠纷的桥梁和渠道,联合向两省各市州、县区各级消委(协)下发了《关于建立川青异地消费维权机制的通知》。 《通知》指出,建立川青异地消费维权机制,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履行消委(协)组织公益性职能的具体体现;是全面推动川青两地消费市场繁荣发展,畅通异地消费维权的桥梁和渠道;是化解消费者异地消费纠纷“投诉难、维权难”的有力举措。…
歌剧《青春铸剑221》在青海大剧院首演 3月27日晚,青海大剧院涌动着感动和敬意——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2022年度青海省重点剧目,由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策划出品,青海省演艺集团创排演出的歌剧《青春铸剑221》在青海大剧院精彩上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并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及青海省《“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要求,青海省演艺集团深入挖掘本省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脉,以弘扬地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己任,邀请国内顶尖主创团队共同合作打造艺术精品。…
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为消费回暖“添柴加火” 消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消费旺则经济活。 随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2023开年以来,青海省通过政策加力增强发展信心,综合施策促进消费恢复升级。各地各部门乘势而上,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潜力持续释放,进一步激发有效需求,推动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
“中华水塔”水源涵养能力在增强 青海省是黄河、长江及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江河源头”之称。在第36届“中国水周”之际,记者走访青海省水文水资源测报中心了解到,作为“中华水塔”,青海省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呈现递增趋势,同时,水源涵养能力在增强。…
文明之花开遍江源大地 道德模范引领风尚,文明创建热潮涌动,志愿服务情暖人心……从机关单位到田间地头,从城镇社区到乡村牧场,从三江源头到河湟谷地,从雪域高原到柴达木盆地,文明的力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青海省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有力传播了社会主流价值,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形成了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文明之花开遍江源大地。…
陈刚: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原标题:陈刚在青海省委统战部调研时强调 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 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3月27日上午,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前往省委统战部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注重研究新时代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推进工作,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守桥16载 老班长见证玉树变迁 1977年9月,元丁从驻守大桥的解放军手中接过了守桥的重任,成了民兵守桥班的第一任班长,1963年7月1号,通天河渡口的第一座大桥架了起来,南北天堑变通途,大桥改变了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翻开了玉树发展的新篇章。一座桥就是一部简史,三座大桥的建造史,就是一部玉树从站起来到富起…
青海科技助力创建祁连山黑河源草地生态生产共赢模式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科学技术厅获悉,该厅近日组织专家对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农牧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等单位共同承担的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祁连山黑河源草地生态生产共赢模式创建与示范”进行了验收。 据了解,该项目累计保护黑土滩人工草地2.15万亩(约1430公顷),技术示范推广12.7万亩(约8470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