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建立首批中小学校外科学教育实践基地 4月24日,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全省53家单位入选全省第一批省级中小学校外科学教育实践基地名单,成为全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此举是深化科学教育改革的关键举措,通过校内外协同、馆校结合,构建起“全域科普、全程实践、全员参与”的科学教育新生态,激活科学教育新动能。…
第十批国家集采药品 在青海落地执行 4月27日,青海省医疗保障局传来好消息,第十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青海落地执行,涉及药品62种,涵盖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感染、精神疾病等领域,平均降幅超60%。 此次集采积极推动急抢救药、短缺药的保供稳价,建立去甲肾上腺素注射剂、多巴酚丁胺注射剂等10种所涉短缺药品、急抢救药品备供企业机制,保证临床供应,并将同一治疗领域不同作用机理或疗效更优、使用更便捷的药品广泛进入临床,其中,乳腺癌一线用药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注射液相比普通产品,能有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显著提高用药安全性。…
青海省首个绿电制氢项目实现商业化交付 4月27日,随着满载高纯度绿氢的氢气管束车缓缓驶出华电德令哈PEM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厂区,青海省首个绿电制氢项目——“华电德令哈PEM电解水制氢示范工程”正式宣告实现商业化运营氢气交付。不仅标志着我国在高海拔、高寒地区绿氢制备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更以“高原绿氢第一单”的姿态,为青藏高原乃至中国西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成为“双碳”目标下绿色能源转型的生动注脚。…
一季度青海实际利用外资实现“开门红” 4月27日,青海省商务厅发布消息,面对国际投资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形势,省商务厅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紧盯目标任务,聚焦重点外资项目,加大政策支持,强化跟踪服务,持续优化稳外资环境,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精神状态,顶压前行。一季度,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348万美元,同比增长12.65%,实现首季“开门红”。…
热贡文脉长 传薪又凝心 春风和气,河水悠长。隆务河畔,汉族、藏族、回族等不同民族的老人们围坐一起下棋、聊天,藏语、汉语随意切换交流间,淳朴的笑容爬上脸颊,老人们的午后时光就这样偷偷溜走。…
互助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首次发现蓑羽鹤 4月25日,6只蓑羽鹤“做客”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蓑羽鹤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青海省内目前有影像资料的3种鹤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不足一米。…
格尔木扎实推进春耕备播 筑牢农业生产根基 谷雨时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抢抓农时,全面启动春耕备播工作。记者从市农牧部门获悉,该市以“稳面积、提产能、优结构、促增收”为核心目标,通过政策引导、物资保障、技术下沉等务实举措,统筹推进春耕生产各项任务,为全年农业稳产增收奠定基础。…
大通4000余名乡土人才助推经济发展 万象“耕”新,春耕备播正当时,为保障2025年春耕工作高效有序开展,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迅速行动,安排120余名“土专家”深入各村指导春耕,组织科技特派员、农机技术人才等50余名“田秀才”到田间地头“把脉问诊”,田野里生机勃勃一派繁忙景象。去年以来,大通县深度挖掘本土人才资源,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路径,截至目前,成功激活4000余名乡土人才潜力,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