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全面建成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系统 10月27日,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消息,为进一步完善西宁市声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全面客观地反映全市的功能区声环境状况,日前全面完成声环境功能区自动监测系统建设。这是自1995年西宁市开展功能区噪声监测以来,首次实现由手工监测到规范化自动监测。…
三江源地区近三年年均增加降水20亿立方米以上 人民网西宁10月27日电 (记者甘海琼)记者从“新时代 新青海 新征程”气象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青海省深入实施保护“中华水塔”增雨行动,近三年,三江源地区年均增加降水20亿立方米以上。 青海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高顺年介绍,近年来青海省气象局立足守护三江源头,深入实施保护“中华水塔”增雨行动,将全省科学划分为6大类、17个重点保障区,开展精准靶向作业。…
青海湖秋季水鸟迁徙期监测到水鸟34种 数量超20余万只 人民网西宁10月24日电 (记者张莉萍)记者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10月16日至20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如期完成青海湖秋季水鸟迁徙期监测巡护任务。 监测到集群的黑颈鹤。…
守护青藏高原上的“雪山之王” 人民网西宁10月23日电 (马可欣)10月23日,以“守护雪豹 同道同行”为主题的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在青海西宁召开。会议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西宁市人民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北京陆桥生态中心共同举办。…
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发生4.7级地震 人民网西宁10月23日电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23日14时10分在青海海西州唐古拉地区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3.57度,东经91.30度。 据移动人口大数据分析,震中50公里范围内人口极其稀少,100公里范围内人口数约2000。…
青海生态纪录片《雪山的呼唤》即将开播 10月22日,以2023年“国际雪豹日”为契机,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对外发布由省林草局、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出品,祁连山国家公园签约摄影师鲍永清执导的生态纪录片《雪山的呼唤》。该片将于近日在青海卫视首播。…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估算为251只 人民网西宁10月23日电 (马可欣)本网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雪豹监测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3月以来,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委托专业技术团队整合2017年启动的中国林科院祁连山国家公园雪豹等野生动植物调查监测项目在2017-2022年以来取得的调查数据,利用空间标志重捕模型(SCR)估算出了青海片区的雪豹种群数量和密度,并形成科学报告。模型估算出青海片区雪豹种群数量251只,种群密度为1.67只/100km2 ;雪豹密度与地形崎岖度呈正相关趋势,且在从西到东的经度梯度上呈现出一定的空间格局,探测率与调查区域相关(西高东低)。…
青海省雪豹适宜栖息地约为47万平方千米 人民网西宁10月18日电 (记者甘海琼)本网从青藏高原雪豹保护研讨会暨青藏高原雪豹保护联盟成立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最新的雪豹评估,青海省雪豹适宜栖息地约为47万平方千米,占青藏高原雪豹适宜栖息地面积的25%。 久治县年保玉则监测到的成年雪豹。…
青海湖“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趋于平衡 10月15日,记者从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了解到,青海湖流域生态功能不断恢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主要表现为“三增、三减、一不变”,高原独有的“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链趋于平衡。 近年来,青海坚定不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青海湖重要的生态安全地位,以维护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多样性为重点,全面推进青海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