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縣首批金耳菌種進入採摘期
2024年09月12日11:32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近日,在大通縣青林鄉中庄村種植的首批金耳菌成熟進入了採摘期。
走進大通縣國粹中藏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溫室大棚,一個個乳白色的菌包上,“黃金疙瘩”如花綻放,淡淡菌香扑鼻而來,工人們正忙著採摘成熟的金耳。
首批金耳菌種喜豐收。大通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金耳,別名“黃金銀耳”,又稱菌種“燕窩”,是一種珍稀的食用菌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膠原蛋白、脂肪和微量元素,可化痰、止咳、調氣等功效,具有極高的藥用價值。
據了解,為促進產業發展,在大通縣青林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通縣國粹中藏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從福建、雲南引進金耳菌種進行試種。經過精心管護,目前,首批12000個菌棒長勢良好,現已進入採摘期,每棒可收金耳6至7兩,且品質優良。
金耳相較一般菌類不僅具有周期短、產量高等優勢,還自帶“生態綠色”農產品的標簽,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市場前景廣闊。
採摘金耳菌種。大通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現在這個市場前景也非常廣,咱們試種成功之后,像重慶、成都好多客商已經跟我們聯系訂貨的事兒。價格已經目前就達到五六十,也還在商談之中。下一個目標就是帶動村民,自主研發菌包,然后把這個菌包推廣給全部村民(種植),我們進行回收替他們管,大家共同致富。”大通縣國粹中藏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沈玉山說道。
產業興旺,致富有望。本次大通縣金耳的試種成功,不僅豐富了該縣特色農產品種類,培育了農業產業新的增長點,還可以帶動周邊的種植戶產業化種植,為農民帶來一條新的致富路,也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動力。
“下一步,青林鄉黨委、政府將加大產業發展扶持力度,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促進鄉村振興。”大通縣青林鄉人民政府農業農村辦主任索南東智說。(大通縣委宣傳部 楊彩霞、郭萬財)
(責編:陳明菊、甘海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第二屆沿黃九省(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標准化大會在西寧舉行
- 人民網西寧9月10日電 (記者張莉萍)9月10日,第二屆沿黃九省(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標准化大會在西寧市舉行。來自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等九省(區)市場監管部門代表50人參加會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