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之源的瀚海之變
從高處遠眺那源自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疏勒南山的布哈河,宛如大地的血脈,蜿蜒伸展,雖千回百轉,終歸於一處——青海湖,成為其最為慷慨的補給者,為青海湖貢獻著超過六成的生命之水。布哈河的清流融入青海湖的懷抱,淡咸交織間,孕育了河口地帶豐富的水生生態,成為了魚鳥天堂。
歷史上,由於人為的侵擾與自然的退化,一度讓布哈河沿岸的水系受損,水流減緩,生態功能衰退。
天峻縣布哈河封育的灌木帶。人民網 況玉攝
為喚回失去的綠意,青海省於2022年啟動實施布哈河流域(天峻縣區段)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和大通河支流江倉曲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工程,強化自然的自愈力,守護流域的生態平衡,筑起堅不可摧的綠色屏障。
“以前看不到的野生動物,現在在家門口就能看見。”
草原之上,一場綠色革命悄然發生。初秋時節,萬物漸入沉靜,放眼望去,半米高的草穗掀起層層波浪。天峻縣快爾瑪鄉多爾則村村民扎西加帶領我們快步向草場走去,迫不及待地展示生態修復的成果。
“你們看,這個草長得多好啊。”扎西加指著修復的草場說,“草種起來以后,生態好了,以前看不到的野生動物,現在在家門口就能看見。”
扎西加和村民討論近年來生態的變化。人民網 況玉攝
修復與治理的足跡遍布布哈河干流及其支流,從生態廊道的構建,到卵石干灘的綠化,再到生態封育與濕地保護,每一步都凝聚著對自然的深情與責任。
“截至目前已種植金露梅、沙棘等苗木上百公頃,播撒草籽數百公頃,如今這些綠色使者已深深扎根,守護著這片土地。到今年,應該是完全扎下根了。”海西州生態環境局工程師丁銳說。
布哈河沿岸。人民網 況玉攝
“作為天峻土生土長的牧民,這些變化讓我們從心底感到高興,我希望能夠繼續加大生態治理,讓我們的牛羊能吃飽,生態也更好。”扎西加的願望朴素而真摯。
青海省布哈河流域(天峻縣區段)水環境治理與修復工程施工前后對比。海西州生態環境局供圖
在天峻縣木裡鎮賽納合讓村江倉曲,牧戶三中家的牛羊悠然自得地享受著秋季的草場,這是生態修復帶來的又一紅利。“以前都是割了草作為冬季飼料,今年是第三年了,可以嘗試適量放牧。等到冬天草根都凍住,就是我們的冬季草場了。”
三中在草場放牧。人民網 況玉攝
“這面錦旗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
八月初秋,天峻草原披上了一襲溫柔的金色外衣,天空如洗過的藍,幾朵白雲悠然游走,此時的天峻,少了夏日的熾熱,多了一份涼爽與寧靜。
這天一早,天峻縣生格鄉阿吾嘎爾村黨支部書記昂多加,帶著村民們提前做好的錦旗匆匆趕來,親手將錦旗贈予了工程負責人雷國斌。寫有“大愛無疆三年苗木 相互合作百年樹人”的錦旗,見証了生態修復工程與當地村民之間的深厚情誼。
淚光在雷國斌眼裡閃爍,“這面錦旗是對我們最大的肯定,這麼多年的堅守,值了!”
“從一九九幾年就開始種了,種了十幾次二十次,但是都沒什麼成效。”說到這,昂多加起身走向草場,“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高高的草長起來了。項目實施期間,不僅解決了全村300多人的就業問題,還免費為我們拉了28000米的網圍欄,我們特別感謝,也特別滿意。”
昂多加撿拾垃圾。人民網 況玉攝
地處天峻縣西部的阿吾嘎爾村,距離縣城80公裡,村域主體地處高原山地地帶,平均海拔3500米,是一個靠傳統放牧為主的純牧業村。
“讓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昂多加動情地說,這句話說到我們的心坎裡了,這些年村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子邊的生態環境越來越好了。依托生態修復,村容村貌更加靚麗,基礎設施日益完善等。
大通河支流江倉曲水環境治理與修復工程施工前后對比。海西州生態環境局供圖
“每個月我們都要組織撿一次垃圾,把來之不易的生態環境保護好,我們不僅是黨員干部,更是生態員、護林員、草管員……”說話間,昂多加和家人拿起編織袋,開始清理河道和草場間散落的垃圾。
“布哈河最終要匯入青海湖,再艱苦也要履行好自己的責任。”
從布哈河入湖口出發,溯河尋源,奔騰的河水滋潤著沿岸的植被,也養育著沿河棲息的野生動物和依河而居的人們。越往布哈河源頭走海拔越高,經年累月,生態管護員們克服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缺氧帶來的身體不適,常駐於此守護源頭,確保讓每一滴清水奔騰向遠。
工作人員和管護人員測量生長情況。人民網 況玉攝
“布哈河最終要匯入青海湖,再艱苦也要履行好自己的責任。”這是天峻縣陽康鄉公益林管護站管護人員才仁拉毛的心聲,也是所有生態守護者的共同誓言。
如今,瀚海不再隻有風沙,山與湖的深情對話,正講述著一個關於重生與希望的故事。碧空如洗,布哈河水潺潺,河畔的沙棘林在秋日陽光下更顯生機勃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