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助企“面對面” 紓困“零距離”

張慧慧
2023年02月03日09:12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有哪些困難?”“新項目推進情況怎麼樣,有哪些阻力?”“政策兌現、招工用工情況如何,需要我們提供哪些幫助?”“這個建議很好,要持續跟進落實。”……

  2月1日9時,西寧市委常委、副市長,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南海晏帶領開發區管委會經發、應急、投資、人社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東川工業園區管委會領導班子走進青海中利光纖技術有限公司,訪企問需。伴隨企業火熱生產線上孕育的新動能,這場流動的“現場辦公會”為企業送上紓困解難的暖暖春風……

  在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助企暖企春風行動”企業家座談會后,作為西寧市乃至全省工業經濟的主戰場、主陣地、主引擎,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開發區”)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第一時間認真學習貫徹會議精神,成立“助企暖企春風行動”工作小組,制定包括落實優惠政策、壯大市場主體、強化要素保障、強化產業支撐、強化安全保障等五大方面,40條助企紓困細化措施,以“零距離溝通、精准化賦能”為導向,搭建互動平台,推動政策直達快享。

  南海晏表示,開發區管委會要牢牢把握當前政策重要“窗口期”,以“起步即沖刺,實干開新局”的姿態,深入企業落實落細省、市“助企暖企春風行動”方案和工作要求,踐行“一線工作法”“現場辦公法”,實打實、面對面協調解決企業在生產運營、項目建設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點對點對接政策落實。以“三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為建設目標,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著力延鏈、補鏈、強鏈,形成產業集群、產業配套、產業優勢,以更好開局、更實服務、更優環境助推企業發展,奮力開創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自1月31日起,開發區“助企暖企春風行動”工作小組,在此前已梳理出的78項具體問題清單的基礎上,實地走訪了青海麗豪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青海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天合光能(青海)科技有限公司、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南川、東川工業園區的多家企業,現場研究、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增強企業發展信心,為開好局、起好步凝聚起奮進力量。

  現場辦公會,成為“實干西寧”的最佳注腳,更堅定了企業健康向好發展的信心。

  “‘現場辦公’這樣的形式非常及時,直擊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讓我們對於新一年的發展更有底氣和信心。”青海中利光纖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建江說,“如今,新年開局,我們迎來了行業的上升期。在這大好時刻,我們要緊抓機遇,在已完成年產400噸光纖預制棒及1300萬芯公裡光纖生產能力的基礎上,加快實施年產600噸光纖預制棒智能制造項目的推進,向一季度‘開門紅’全力沖刺。”

  從水電氣、用工等生產要素保障到落實稅費政策、加強融資服務,從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到推進產業改造提升,開發區管委會逐項細化,致力將政策紅利轉化為企業的“真金白銀”。

  人勤春早,一季度,對於各園區內新能源、新材料等企業,“先人一步”招工,就可“快人一拍”開局。現場辦公期間,人才、用工成為企業提到的共性問題。

  “加大技術人才培訓力度”“積極對接校企合作”“依托省、市人才交流中心,開展專場招聘會”……經過一上午的走訪,東川工業園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事務管理局局長吳瑞霞的本子上已記得密密麻麻。

  “打出援企穩崗‘組合拳’,是為企業減負紓困的主要途徑之一,更是確保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的基礎。時值春節后集中開工期,園區企業呈現出‘搶抓開局’的勢頭,多個企業從春節前就開始加速復產滿產,用工需求大,我們計劃在下周開展招聘會,加力保用工穩就業,目前已有16家企業參加。”吳瑞霞告訴記者。

  2022年,開發區累計減稅降費9.72億元(不含留抵退稅),爭取債券資金27.5億元,兌現各類補貼7.8億元,減免各類租金2348萬元……數據的背后,是省會西寧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一如既往尊重企業家,支持和服務企業發展,當好“有呼必應、無事不擾”店小二,在承壓前行中通過精准服務,助力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直觀體現。

  作為全省唯一一家獲得“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的企業,兔年伊始,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不僅產線上機器聲隆隆傳遞出火熱氣氛,“練好內功”也成為企業今年的“重頭戲”。

  “省委省政府在今年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就召開了企業家座談會,釋放了穩經濟、促發展的積極信號,提振了企業開局起步的信心。今年,機遇和挑戰並存,對我們來說,‘先落子’‘搶開局’就顯得更加重要。我們將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全面提升企業核心技術和行業競爭力,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亞硅’力量。”作為參加會議的企業家之一,亞洲硅業(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尹東林信心滿滿。

(責編:況玉、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