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青海要聞

遠程診療讓患者就醫“零距離”

——“行進青海”系列報道之民生答卷寫滿幸福感①

賈 泓 張慧慧
2022年05月14日09:04 | 來源:青海日報
小字號

健康助力小康,民生牽著民心。

不斷加大公共衛生事業投入,“五醫”聯動改革縱深推進,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全覆蓋,實施縣級醫院救治能力提升、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設項目,建設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實施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項目……健康青海工程在江源大地深入實施,一系列扎扎實實的醫療惠民舉措,為基層群眾鋪就了一條暢通便捷的“健康路”,人民群眾的健康素養水平持續提升,獲得感越來越足。

“您有新病例請注意查收”“您的診斷報告已發送成功”,已經是深夜,但在西寧市湟中區醫共體網絡心電監測中心,這樣的提示音不絕於耳。

自2017年底投入使用以來,這裡24小時燈火通明。全區各級醫療機構有心電技術診斷需求時,湟中區第二人民醫院功能檢查科的7名醫生都可通過電腦在最短時間內對病人的病情作出全面分析、診斷,並給出專業的診斷報告。

5月5日16時21分,伴隨新的提示音響起,監測中心的大屏幕上出現了一份從湟中區大才鄉衛生院發來的病例。

醫生馮斌斌緊盯電腦,依據心電圖對病例進行專業分析,隨后在診斷結論一欄敲下“竇性心律”“電軸正常”,從查看病例到發送報告,不足2分鐘。

馮斌斌說:“我們日均接收病例200余例,患者來源涵蓋了門診、住院、急診、體檢等,在診斷中我們必須細之又細,更要保証診斷效率。”

由於心血管意外的發生存在隱匿性、突然性、變化快等特點,對於突發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來說,時間無疑就是生命。在這一過程中,監測中心的高效運轉為提高急性心梗的救治成功率提供了保障。

“前幾日,我們接收了一個來自上新庄鎮中心衛生院的病例,患者突發急性心梗,情況緊急,我們進行診斷后,第一時間與我院心血管內科的醫生做好對接,開辟綠色通道,及時對患者進行了心內介入手術。”馮斌斌說。

如今,經過一段時間高效、規范化的診療,77歲的馬福海恢復情況良好。他感慨地說:“感謝醫生,讓我這次能夠轉危為安,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們老年人得到真實惠,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心裡很踏實!”

對於突發性心血管疾病病例,醫生馮斌斌和同事並不陌生,正是在一幕幕不定時上演的“生死時速”中,科室醫生的快速分析能力、准確診斷能力得以提升。

“以往確診心血管疾病,需要較長時間,實施遠程心電診療后,醫院、病人都能在第一時間啟動急救措施,為嚴重心臟疾病患者贏得了寶貴的搶救時間。”馮斌斌一邊整理當日病例,一邊說著自己切身感受到的變化。

2017年底,湟中區第二人民醫院、第二“醫共體”以創建“智慧衛生”為發展著力點,借助“互聯網+醫療健康”技術,在青海全省率先開通運營覆蓋區、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湟中區醫共體網絡心電監測中心。

此后,湟中區第二人民醫院通過配置動態血壓監測儀、動態心電圖等移動心電傳輸終端,持續的優化升級讓監測中心的服務功能日趨完善。如今,遠程心電診斷在巡回醫療、基層心臟病篩查、不同人群健康體檢、居家心電監測等方面發揮便捷、高效的優勢,形成橫向覆蓋全區各級醫療機構,縱向“進村入戶、服務到家”的良好局面。

據統計,監測中心已累計分析心電病例22.14萬人次,其中來自鄉鎮衛生院的病例達15.08萬人次﹔處理心臟危急重症患者2249例,及時轉入上級醫院治療1541人,開展遠程視頻教學51次……

“依托大數據系統,這種全新的遠程心電診療模式操作簡便,提高了診治時效和社區、基層醫院的首診水平,解決了鄉鎮衛生院專業心電圖診斷醫生緊缺的問題,統一了心電質控的標准,促進了分級診療的落實,為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是一項民心工程。”功能檢查科主任劉升告訴記者。

網絡心電監測中心的建成投入使用是湟中區積極推動“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縮影之一。

湟中區第二人民醫院信息化建設始於2003年,近三年,醫院更是跑出建設“加速度”,年均信息化建設投入超過200萬元。相繼完成中心機房建設、網絡基礎改造、銀醫系統組建、安全等級保護體系建設等工作,使得醫院信息化建設具備了安全的運行環境和基礎設施保障。

圍繞便民服務,醫院為患者提供預約診療、候診提醒、檢查檢驗結果查詢、在線繳費、綜合支付、健康教育等服務,實現了“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有效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遠”的問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十四五”時期,湟中區第二人民醫院繼續延展“遠程診斷”的廣度,在已有的網絡心電監測中心的基礎上,組建湟中區網絡超聲會診中心。

今年3月,網絡超聲會診中心正式接收病例。當鄉鎮衛生院開展超聲檢查時,湟中區第二人民醫院醫生可實現線上“一對一”指導。

談及未來發展,劉升說:“我們在做精做細做優網絡心電監測中心的基礎上,繼續打造網絡超聲會診中心,與青海大學附屬醫院、青海省婦幼保健院等醫院實現線上聯動,在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同時,讓更多優質醫療資源惠及千家萬戶。”

(責編:楊玥、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