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環保

人與大江和諧共處、美美與共,奏響——

瀾滄江畔協奏曲(新氣象 新作為)

劉成友 姜 峰 賈豐豐 劉雨瑞
2022年01月06日09: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圖①: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境內的瀾滄江網狀水系。

  圖②:瀾滄江流域森林密布,峽谷幽深,生態良好。

  圖③:西藏昌都市的瀾滄江清流。

  新年伊始,“地方之窗”版與讀者見面了!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地方之窗”版是從地方發展角度向世界展示真實、立體、全面中國的一個窗口。

  我們將陸續推出“新氣象 新作為”“走特色發展之路”“新實踐 新思考”等專欄,及時反映全國人民的偉大奮斗和火熱生活。

  ——編者

  瀾滄江,從唐古拉山走來,與長江、黃河一同孕育在這三江源頭﹔

  瀾滄江,縱貫橫斷山脈,滋養了青、藏、滇交界地帶獨特繽紛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

  瀾滄江,向南海奔去,流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越南等東南亞五國,以湄公河之名享譽國際……

  瀾滄江,一水奔流萬裡長。而比江水更悠長的,是沿岸人民說不盡的故事。

  日前,在“2021瀾湄萬裡行”大型採訪活動中,我們從源頭出發、順江而下,行走中最讓人感動的是,從生態管護員到非遺傳承人,從生靈守望者到致富領路人,生於斯長於斯的一代代瀾滄江兒女,始終傾心守護著奔騰不息的大江,始終守護著秀美興旺的家園,這是人與大江和諧共處、美美與共的壯麗協奏。

  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的草地覆蓋率、產草量分別比10年前提高了3.5%和20%。

  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野生馬鹿3000余隻,比設立初期增長了60%。

  卡貢鄉的人均收入從2015年的不到2000元增長至如今的11000多元,翻了近6倍。

  生態管護員雲塔

  眼界寬了,觀念變了

  一大早,雲塔吃了兩塊糌粑,補足能量。

  秋日高原、層林盡染,和家人道別后,他拿上筆記本、挎上望遠鏡,開始了一天的巡山工作。

  雲塔家住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年都村,這裡是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的核心區域。幾年前,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啟動后,雲塔成為一名生態管護員。對管護區內的生態本底進行巡查監管、及時發現舉報盜獵盜採行為、監測潛在的火情災情,是他的日常工作。

  雜多縣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西南部,西接唐古拉山﹔“雜多”是藏語譯音,意為扎曲源頭,扎曲即瀾滄江的正源,水系水量佔到了瀾滄江總水量的15%。被譽為瀾滄江源第一縣的雜多,生態地位不言而喻。

  為了建立廣大牧民廣泛參與的大生態管護體系,推動社會力量共建共治共享,三江源國家公園創新探索了生態管護員制度,通過人員選拔、技能培訓、定期考核、動態管理等手段,帶動牧民放下牧鞭,從草原利用者轉變為生態保護者和紅利共享者。

  “過去靠放牧為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當起了生態管護員,每個月還領上了工資,不僅能保護自然家園,還過上了好日子,心情真是舒暢。”53歲的雲塔面色黝黑、和善健談。據了解,截至目前,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已落實生態管護公益崗位7752名,實現了園區內有戶籍牧戶“一戶一崗”全覆蓋,戶均年增收達21600元。

  創新不僅於此。三江源國家公園在“保護第一、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下,還積極探索“政府主導、管經分離、多方參與”的自然生態體驗項目,調動社會各界特別是廣大牧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讓更多的人共享國家公園紅利。

  這不,雲塔不僅是管護員,還當起了“服務員”——他家所在的昂賽鄉瀾滄江大峽谷,扎曲河蜿蜒而過,兩岸水草豐美、山石奇峻,有青藏高原發育最完整的白堊紀丹霞地質景觀,由於生態良好,珍稀野生動植物更是數不勝數,尤其是“中國雪豹之鄉”的美譽,讓這裡成為了眾多科研工作者、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的勝地。2017年,昂賽鄉開展了雪豹觀察特許經營項目,22戶牧民家庭被選拔確定為“生態體驗接待家庭”,雲塔家就是其中之一。

  經過培訓,雲塔和其他接待家庭將為生態訪客提供食宿服務,並擔任司機和向導,帶生態訪客進入峽谷深處進行科研、攝影、生態體驗、自然觀察,並教給他們關於紅外相機和望遠鏡的使用方法。特許經營帶來的收益,45%歸接待家庭,45%歸鄉村用於公共事務,10%用於野生動物保護基金——從收益分配使用來看,完全是以民生和保護為導向。

  雲塔對峽谷裡的山山水水十分熟悉,接待訪客時,他會提前規劃好體驗路線,並讓訪客簽訂一份對生態負責和尊重當地社區的協議,保証訪客在自己的帶領下體驗。在他看來,外來的生態訪客應抱著對自然環境、萬物生靈負責的態度參與體驗﹔而作為服務者的當地牧民,同時也要起到保護者的作用,一個合格的向導並不輕鬆。

  阿爸巡山時不在家,雲塔的女兒英忠就成為家裡接待工作的主力,雖然沒上過大學,但她的普通話很好,看訪客拿著相機蹲點拍攝野生動物,她也漸漸喜歡上了攝影。最近,英忠和同伴去了拉薩採風,一邊拍攝野生動物,順便幫阿爸考察一下西藏自然生態體驗家庭的接待模式,用來改造和提升自己的服務質量。

  生活好了,生態美了。據統計,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的草地覆蓋率、產草量分別比10年前提高了3.5%和20%,雪豹等旗艦物種明顯增加。“眼界寬了、觀念變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靠秀美生態增收致富,更要做好這片淨土的守護者。”雲塔說。

  非遺傳承人白瑪群加

  讓古老黑陶煥發新的活力

  告別瀾滄江源第一縣,順流而下來到了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扎曲、巴曲、孜曲、吉曲、熱曲五大河流均屬瀾滄江水系,其中作為瀾滄江上游干流的扎曲,正是在囊謙境內基本形成了大江大河的概念,留下了美麗壯闊的網狀水系景觀。

  就在這大江之畔,傳承千年的囊謙黑陶歷史悠久、遠近馳名。壯實的體格、黝黑的皮膚,一雙粗糙大手渾厚有力——初見白瑪群加,就是在一堆正在拉胚的黑陶中間。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囊謙藏黑陶傳承人,白瑪群加從事黑陶制作已經有20多個年頭了。因為從小就喜愛泥塑、繪畫等傳統手工藝,他12歲便跟隨家族老藝人,開始系統學習傳統的制陶工藝、泥塑工藝、藏式家具制作、藏式房屋繪畫等,這一干就是30年。

  “傳統的囊謙黑陶在造型上主要有26個樣式,按質地可分為細泥黑陶、夾砂黑陶、泥質黑陶三種,在用途上,主要分為罐、壺、火盆、酒瓮、陶勺、甑等等。”說起黑陶來,這位朴實的康巴漢子打開了話匣子。

  2000多年前,生活在瀾滄江畔的先民們,就已經掌握了黑陶燒制的技藝並開始廣泛使用。一代又一代藏族民間藝人傳承並弘揚的“黑陶文化”,與奔流不息的瀾滄江水息息相關——

  “囊謙藏黑陶的原材料,隻選用扎曲河邊的紅黏土,其質地格外純淨細膩,非一般陶泥可比,這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饋贈”,白瑪群加向我們展示著“扎曲河牌”的陶泥,眼神中似帶著一絲敬畏和崇拜,而其手工制作工藝更是非常繁雜精細。

  首先,採挖這些陶泥時,要不見陽光、自然風干,然后在傳統木器裡搗碎,放置到牛皮內3個月后,才能開始篩選、拉坯、晾晒、修整、壓光、繪紋,直至最后經過10余天的封罐、熏煙、滲碳后,才能燒制出‘黑如碳、硬如瓷’的囊謙藏黑陶。即便從業30年,白瑪群加依然不敢有絲毫懈怠,“黑陶來自山水自然,它也是有靈性的,每一道工序都不容偷懶。”

  嚴謹背后,也不乏對創新的追求,白瑪群加正用雙手賦予黑陶新的內涵。“我們在遵照傳統黑陶燒造工藝的基礎上,對囊謙黑陶的審美特征進行了延伸,比如將現代藝術的創作理念融入黑陶制作當中,像這樣的創新樣式已有200多個,使囊謙藏黑陶由粗糙到精致、由飲食到禮儀、由實用到藝術,真正達到了實用價值和欣賞價值為一體。”拿起一件鑲著銀邊的陶壺,白瑪群加難掩自豪。

  傳承與創新的完美融合,為悠久的黑陶帶來新活力,不僅從深山走向了城市、走向了市場、走向了世界,還改變了更多人的生活。

  2006年,白瑪群加成立藏族民間黑陶工藝公司以來,堅持在保護傳承制陶手藝的同時,打破傳統家族管理方式,面向廣大牧民教授傳播藏黑陶制作工藝,並鼓勵他們自主創業。據統計,截至目前接受白瑪群加培訓幫扶過的牧民超過千人,其中實現創業或穩定就業的人員就有170余人。“藝術從來都不是脫離生活的,養育了我們的瀾滄江水川流不息,咱也要讓古老黑陶煥發出新的活力。”白瑪群加語帶鏗鏘。

  生靈守望者向秋拉姆

  馬鹿是她一生的牽挂

  江水滔滔,由青入藏的第一站——西藏自治區昌都市類烏齊縣的西邊,坐落著一個類烏齊馬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嗦嗦嗦……”循聲望去,一位身著黑色藏袍、發辮花白的藏族老阿媽滿臉慈愛,正對著草山發出悠遠的呼喚。不一會兒,大大小小的馬鹿群從山谷間奔下,猶如孩子般圍了過來。老阿媽揮手之間,鹽巴和芫根便洒向地面,馬鹿們於是盡情地享用起來,安詳又放心。

  這位老阿媽,叫向秋拉姆。她和這群馬鹿“孩子們”的故事,還得從40多年前的一個傍晚說起。

  “那時我15歲,有一天夜裡,我把家裡的牲畜趕到圈裡,正准備睡覺時,外面一陣叫聲引起了我的注意。打開門,才發現是3隻受傷的馬鹿,我沒多想,就把它們抱進了家裡。”說起年輕時的那次救助,向秋拉姆眼裡流露出溫柔的光,“為了能讓小鹿活下來,我每天擠牦牛奶喂養它們,擔心它們晚上被凍著,我晚上把它們放到自己的床上,它們也很爭氣,生長得很健康!”

  轉眼就是4年,隨著小馬鹿們慢慢長大,大人們告訴向秋拉姆應該將它們放歸自然,讓它們回到應該屬於自然生靈的地方。思前想后,帶著不舍、含著眼淚,向秋拉姆和鄰居們把馬鹿帶到后山,幾番驅趕之下,它們才消失在茫茫荒野中。

  本以為是永遠的分別,卻成了新故事的開始。“就在那年冬天,一個普通的早晨,十幾隻野生馬鹿下山覓食,讓我喜出望外的是,那3隻小馬鹿也在其中。”原來,回歸自然的小鹿並沒有忘記這位特殊的“媽媽”,它們帶上自己的“小伙伴”,又找到了曾經熟悉的“家”……回憶起那次重逢,向秋拉姆發自內心的笑容讓我們感受到她當時的幸福。

  約定像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從此,一個女人、一群馬鹿,結下了特殊的情誼,也達成了一種無聲的默契:每年夏季,馬鹿們會遷徙到高山草甸中覓食﹔而到了百草枯黃的秋冬時節,又會成群結隊地跑下山來,習慣性地等待著向秋拉姆和鄉親們的出現。“有時鹿群不下山,但隻要聽到我們的聲音,也會從四面八方冒出來。”向秋拉姆告訴我們,馬鹿下山之際也是她和老伴兒最忙的時候,因為要給馬鹿准備芫根、鹽巴等食物,“不忍心讓它們挨餓!”

  1993年,當地建起了類烏齊馬鹿自然保護區,到了2005年又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目前,保護區范圍內有野生馬鹿3000余隻,比設立初期增長了60%。

  15歲時的一次偶然邂逅,向秋拉姆與野生馬鹿有了“無聲約定”。到現在,她與這些高原生靈已經相守相伴了48年。如今,昔日的天真少女成了滿臉皺紋的老人,而她與鹿群的故事還在繼續:向秋拉姆的兒子白瑪澤仁和仁青澤培來到保護區管護站工作,接過了母親的班。

  “這是我們對於野生馬鹿的救護、養殖用房,還有,你看我們的巡護步道、森林防火瞭望塔、飲水設施、太陽能光伏電站,應有盡有。”向秋拉姆的二兒子仁青澤培帶著我們一一參觀,臨走時,他說,“馬鹿是媽媽一生的牽挂,如今保護生物多樣性也成為我們的責任,讓它們自由健康地馳騁在遼闊的草原上,是媽媽最大的夢想,也是我們這些后人的目標。”

  扶貧干部楊樹森

  發展“木產業”、做活“水文章”

  身著妥帖的白色襯衣,腳上卻是一雙沾滿泥巴的運動鞋,記者眼前這位裝扮“另類”的干部,名叫楊樹森。

  11年前,21歲的他從河南漯河老家來到西藏自治區林芝市當兵,2年的軍旅生活賦予他硬漢的性格。退伍后,楊樹森前往西藏大學農牧學院學習,隨后主動申請到西藏昌都市察雅縣卡貢鄉,成為了一名扶貧干部,至今已有5年。鄉政府的門前,瀾滄江奔流不息。

  “全鄉山多地少、交通不便,我剛來這裡時,瀾滄江畔全是盤山的土路,車雖然能走,但行駛緩慢,去20公裡外的賓果村,就要走大半天。”楊樹森回憶說,“當時電力緊缺,白天電力輸送到學校、醫院等機構,有時候鄉政府都停電,隻有到了晚上,小燈泡才會亮起來。”2015年,卡貢鄉全鄉3607人,其中貧困人口1636人,貧困發生率高達45%。

  瀾滄江流經的橫斷山脈地區,是著名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大溝深、發展滯后。然而,艱苦的環境沒有讓楊樹森退縮。“這是我肩上的責任,我不做誰來做?”他和其他扶貧干部們,進農戶、察實情、尋出路。考察后楊樹森敏銳地發現,卡貢鄉海拔2900米,瀾滄江穿境而過,使得小氣候溫和,而且海拔不太高,適宜發展經濟林木。“我的名字裡全是‘木’,咱還就瞄准這個產業了。”

  說干就干。在考察報告的基礎上,通過招商引資等途徑,苗圃、蘋果種植基地拔地而起。如今,全鄉苗圃種植面積達1383畝,年收入260多萬元,周邊群眾通過土地流轉和勞務輸出的方式,逐步走上增收致富路。

  在曲瓦村的經濟林木種植園,楊樹森從樹上摘下一隻蘋果遞到我們手中,“個大、渾圓、皮脆、汁甜”,我們的稱贊讓楊樹森笑得咧開了嘴。“鄉政府幫助群眾牽線介紹買家、設計包裝箱、注冊品牌等,蘋果的知名度大大提升,往往還沒採摘就預訂一空。”他興奮地說,“最近,我們還和縣裡的蘋果醋加工廠簽訂了合同,雖然現在年產量隻有25噸,但還是供不應求。”

  2015年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卡貢鄉的人均收入從不到2000元增長至如今的11000多元,翻了近6倍。產業興旺,當地的面貌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近年來,隨著村村通工程的推進,“現如今從鄉上到賓果村,開車隻需要四十分鐘,即便最偏遠的村落,也24小時不停電。”楊樹森喜上眉梢,“‘十四五’期間,縣裡已經規劃在卡貢鄉修建沿江公路,一方面便利交通,一方面發展旅游,目前項目已經進入落地階段。”

  沿著瀾滄江,擁抱好生活。楊樹森對卡貢的明天信心十足,“發展‘木產業’、做活‘水文章’,讓鄉村振興路走得更快更好!”

  本版照片均為本報記者姜峰攝

(責編:陳晶、劉沛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