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本網專稿

青海西寧:辦好“微實事” 撬動“大民生”

陳明菊 張皓芃
2021年12月22日17:55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清晨7:30分,73歲的甘永壽老人在樓下花園和老友們一起散步。“這擱以前,大家根本不敢這麼早出門。黑燈瞎火,路面坑坑窪窪,很不安全。如今小區全面美化,有花園、路燈、椅子、健身設備,即便是冬天,我們也願意下樓溜達。”家住西寧市城北區海邊記憶小區的居民甘永壽對改造后的小區環境連連稱贊。

為解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真正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落到實處,今年以來,西寧市採取了一系列為民惠民便民的實招硬招,實施了一批直接造福於民的項目工程。樁樁件件飽含深情,點點滴滴溫暖人心,切實把群眾反映的“問題清單”變成“督辦清單”“履職清單”,聚力辦好民生實事增進民生福祉。

“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 實現處理糾紛隻進一扇門

西寧市城東區地處湟水河西寧段的下游,是西寧的東大門,有漢、回、藏、滿、土等27個民族,人口39.1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15.05萬人,佔總人口的38.44%。

城東區“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人民網 張皓芃攝

犬吠、停車泊位、小區衛生臟亂差、噪音……城東區居民多次反映此類不文明行為和現象,但是各類矛盾處理較為零散,群眾的訴求不能第一時間得到解決。為了盡量讓群眾少跑腿,實現處理糾紛最多跑一地、隻進一扇門,為此西寧市城東區政府整合相關資源,於今年9月26日,成立了青海省首個“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從過去的“接待—受理—轉辦”到現在的“接待—受理—解決”,切實解決了老百姓的訴求和困難。

“百姓調解工作瑣碎而繁復,我們得站在當事人角度,為他們解決煩心事、鬧心事、堵心事。隻有小家穩定了,大家才能更美好和諧。”城東區“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調解員趙蘭從事調解工作已有二十余年,至今已調節案件700余件。

據城東區“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負責人向寧勝介紹,“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按照“前台綜合受理,后台分類調解,結果及時反饋”模式設立信訪接待、矛盾糾紛調處、公共法律服務、心理咨詢疏導等功能區,以“區級統籌主導、中心賦能提效、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思路,通過全區域覆蓋、全天候運行、全功能集成、全鏈條解決,實現“多中心”變“一中心”,為轄區群眾提供“一攬子”社會治理服務,讓群眾少跑路,切實解決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社會治理成效。

小區舊貌換新顏 靚了屋子美了群眾心

整齊劃一的居民樓、干淨筆直的柏油路、一排排停車位……

看著煥然一新的小區,家住西寧市城北區朝陽新村小區89歲的李福增老人直豎大拇指,“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老舊小區改造確實舊貌換新顏,家裡供水和供暖也好了,住在這裡心裡也亮堂了!”

老舊小區改造是看得見、摸得著、實打實的民生項目。

怎麼改、改什麼?西寧市城北區把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的標准,通過積極探索老舊小區改造方式,給出了“暖心”答案。

城北區山川小區正在進行老舊小區改造。人民網 張皓芃攝

“房屋主體結構節能差,管道、線路年久失修,道路、花園破損不堪,煤房安全隱患大,整體環境臟亂差……”家住西寧市城北區朝陽東路1號鋼木構件廠家屬院的王美玲細數完過去院裡亟待解決的糟心事,又指著新修的綠化帶說道:“如今小區做了樓體保溫層和樓頂防水,更新了窗戶及單元門,增加了公共活動區域,別看小區快30多年了,自從改造后住在這可比很多新小區都舒服!”

2019年至今,西寧市城北區政府投資530萬元對鋼木構件家屬院進行全面改造完善。改造整治后的鋼木構件廠家屬院煥然一新,公共設施改善了、整體環境美化了、各項功能提升了,得到了居民一致稱贊。而這僅僅是西寧市城北區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

據統計,西寧市城北區全年投資4.1億元,實施2020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西寧市城北區2021年老舊小區基礎設施改造等5個項目。積極引導居民廣泛參與,充分尊重居民改造意願,全面建立起“意願共商、方案共謀、責任共擔、家園共建、成果共享”的改造機制,因地制宜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實現了惠民生和促發展雙贏。

目前,老舊小區主體改造項目涉及朝陽、小橋、馬坊3個片區共3616套已完工,正在開展驗收和竣工決算工作﹔昆侖學院等19個老舊小區2489套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5%﹔海西東路8號等3個小區340套及沈那中學家屬院等10個小區1381套已完成總工程量的70%,計劃年內完成除綠化之外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內容﹔山川小區、聯運小區等31個小區7287套,其中木材廠家屬院等19個小區5338套已開工建設,完成總工程量的30%,計劃年內完成除綠化之外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內容……照單辦實事!今年,西寧市城北區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改的既有“面子”又有“裡子”,煥然一新的家園透出濃濃的幸福味道。講起來,居民們都笑得合不攏嘴。

用心托起老年人穩穩的幸福

目前,西寧市城中區逐步構建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深受群眾廣泛好評。

“我在福祿巷南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已經生活了將近十年,見証的不僅僅是社會對老年人的愛護和包容,還有城市快速發展的腳步。”69歲的趙全香老人說道,今年搬進新的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后,整個環境干淨整潔、健身器材齊全完備、工作人員服務周到。福南日間照料中心溫暖故事,則是西寧市城中區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問題,滿足廣大老年人個性化、多樣化的養老服務需求的生動實踐。

城中區福祿巷南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人民網 張皓芃攝

據了解,從2015年起,西寧市城中區引進專業從事為老年人服務的社會組織開展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自開展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以來,共計投入2200多萬元為全區近萬名80歲以上老年人、60歲以上特困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老年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30余萬人(次)﹔2018年,西寧市城中區民政局逐步深化養老改革試點,採取多種運營模式助力養老服務業發展,打造了“時間銀行”、兩處“醫養結合”、三類適老化設施改造的“一二三”養老改革試點工作互動新模式﹔2019年6月,又在原有的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基礎上,建立城中區“愛老幸福食堂”,運營以來提供助餐服務20.8萬人(次)……近年來,西寧市城中區結合老年人對養老機構需求意願,不斷將老年養護中心打造成高標准高品質的新型養老服務機構,實現城中區養老服務質的飛躍。

“建立15分鐘養老服務圈,既保留了家庭養老的優點,又強化、拓展了日常生活、醫療保健、社交等養老服務供給。老年人可以在熟悉的環境中養老,更有利於其身心健康。”西寧市城中區民政局社會福利科養老專辦工作人員馬麗萍介紹道。目前,城中區社會福利中心和西寧頤和老年樂園已投入運營,城中區老年養護中心正在建設中,這對創新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不斷拓展養老服務項目帶來更多新的嘗試。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西寧市城中區民政局黨組堅持“學史力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結合民政工作職責,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力求辦實事既有速度、力度,解難題更有准度、溫度。

“互聯網+明廚亮灶” 守護老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近年來,西寧市城西區積極探索打造‘沿街愛老幸福食堂’,在其沿街門店中設置老年人就餐區,配備適老化桌椅,以‘政府補一點、企業讓一點、個人掏一點、社會捐一點’的模式,補貼惠民,滿足老年人個性化就餐需求,方便老年人就餐。”據西寧市城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胡悅濤介紹,通過“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遠程智能監管平台建設項目的建設,實現了對全區愛老幸福食堂每天供應食物的烹制過程全流程監管以及食品原輔料的採購、存儲渠道等過程的實時監管,進一步強化全區人民的飲食安全。

城西區創新打造“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遠程智能監管平台。人民網 張皓芃攝

“老樣子,菜裡沒加洋蔥,米飯給您多添了點。”在西寧市城西區景林佳苑助餐點,78歲的張瑞文笑著從服務員手中接過餐盤。幾乎每天中午都來,她已和工作人員熟識了不少。

酸辣裡脊、燒丸子、西紅柿炒雞蛋、香菇油菜、豆腐湯……“菜品花樣多,味道清淡,關鍵是飯菜安全有保障,很適合老年人口味。”張瑞文吃得很滿意。吃午飯時,她不時和前來就餐的老年人打招呼,“這裡服務又周到,還能交朋友,別提多舒心了!”

隨著“互聯網+明廚亮灶”全覆蓋遠程智能監管平台建設項目平台的運行,在保障食品安全及疫情常態化防控方面更是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西寧市城西區規劃在未來五年實現全區“互聯網+明廚亮灶”系統的全覆蓋,全方位保障城西區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老有所樂未知冬,最美不過夕陽紅。

“當下,‘愛老幸福食堂’只是定點定時配送米飯、菜。下一步,我們考慮到小區內還有一些出門不便,無法到‘愛老幸福食堂’就餐的孤寡、殘疾老人,為此想繼續擴大服務范圍,爭取做到‘送餐上門’。”西寧市城西區景林佳苑助餐點負責人侯海青說道。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西寧市針對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精准施策、對症下藥、有的放矢。出台一批保障民生的政策舉措,集中力量解決老舊小區改造、優化養老服務、調解群眾糾紛等突出問題,把短板補起來、弱項強起來。

截至目前,西寧市實施3.6萬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及100部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項目,建成“智慧安防小區”25個﹔新建5個中央廚房、20個愛老幸福食堂、50個農村老年之家和10家托育機構﹔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26萬余件……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下一步,西寧市將繼續以黨史學習教育激發奮進之力,繼續交出一份有溫度有質量的民生答卷,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昂揚姿態奮力譜寫現代美麗幸福大西寧新篇章。

(責編:陳明菊、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