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百分百達標、迎黨百年華誕”一線巡禮】
改查村的新生活: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參加賽馬節的巴桑。巴桑供圖
50歲的巴桑怎麼也沒有想到,如今靠著養殖馬匹,他家的年收入已從2015年的4000元增長到了現在的55萬元……
夏末初秋,素有萬裡長江第一鎮的治多縣加吉博洛鎮(以下簡稱加吉鎮)已是寒氣逼人,按當地人的話來說,加吉鎮隻有兩個季節——冬季和大約在冬季。搓搓手,趕緊上車,從加吉鎮老城區穿過珠姆橋約五分鐘車程,來到位於新城區的改查村,見到了素有“嘉洛寶馬養殖人”稱號的巴桑。
巴桑和老伴兒。人民網 蔣瑩攝
獻哈達、上牛肉……巴桑和老伴兒熱情地引我們進屋,雖說家裡停電,但挂在牆上的獎狀和“嘉洛寶馬”的招牌卻格外醒目。“四月份在拉薩舉辦的賽馬節上,我的馬匹‘羅嘉’獲得了第一名,獎勵了1.3萬元。”巴桑慎重其事地邊比劃邊說,又不忘接了一句“共產黨,噶正切(感謝共產黨)。”
在巴桑的記憶裡,2015年以前他家燒牛糞、住帳篷,還因為做生意虧本欠了一屁股債,也就是在當年,國家脫貧攻堅戰沖鋒號的吹響,巴桑家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當時,政府給了我家7頭牛、蓋了新房子,還讓我的孩子免費上學。”巴桑說。
巴桑家的改變,除了得益於扶貧政策外,日益壯大的村集體經濟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改查村黨支部書記肖才介紹,2015年起,改查村以發展生態畜牧業為突破口,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涵蓋全村1462人。也是靠著這“第一桶金”,巴桑次年年底獲得了5000元的分紅,並在改查村原黨委書記銀塔的鼓勵下,購買了第一匹馬。“僅一匹馬的配種就可以獲得4000元的收入,還有參加賽馬會的獎金。”而后的日子裡,巴桑的收入有了成倍的增長,馬的數量也從一匹增長到四、五匹。“村集體經濟‘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無數個巴桑家都是受益者。”肖才說道。
作為加吉博洛鎮虫草主產區,虫草採集也是改查村的特色產業之一,是牧民群眾獲得收益的重要渠道。2018年起,改查村立足虫草生產管理費收入這一主渠道,研究制定了虫草採集管理費留存使用辦法,每年留存虫草採集管理費的10%至20%之間作為村集體經濟發展資金。“虫草生產管理收入一部分用來繼續購買牛羊、發展壯大生態畜牧業,一部分與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整合,在縣城修建了酒店,代繳全體村民養老金、醫保金和獎勵優秀在校學生。”加吉博洛鎮組織委員裴夢婷介紹說。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改查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已由345萬元增長到了380余萬元,真正實現了村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的迅猛增長,也讓“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成為現實。
巴桑家牆上的獎狀。人民網 蔣瑩攝
2020年10月,巴桑家被評為改查村脫貧光榮戶,巴桑家的馬匹也增加到了15匹,不少外村人聞訊而來,向他討教養馬的經驗。經濟條件好了,吃穿不愁,今年巴桑的大兒子娶了媳婦,一家7口即將迎來新生命。“下一步,我就想把馬管理好,做好配種工作,也希望孩子學有所成。”巴桑邊說邊望向挂在牆上的獎狀。“這是我小兒子香巴東周獲得的‘優秀少先隊員’、這是‘進步生’稱號的獎狀……”巴桑嘴角上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