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青海頻道>>合作專題>>國網青海海東供電公司

國網海東供電公司:鄉村振興電給力 荒山變成綠寶地

2021年08月17日16:23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小字號

“同樣30畝山地,通電和沒通電的產量差別大了。沒通電以前每畝地收入5000元,通電以后收入翻了一倍,這裡面供電公司的功勞可不小。”8月15日,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共和鄉童家村村書記童成德拿著蒜辮子展示今年收成時說。

樂都紫皮大蒜以蒜頭大,分瓣少,辣味適中,風味獨特而受到國內外市場歡迎,種植區域遍及全縣14個鄉鎮。樂都區共和鄉童家村有126戶437人,有三個種養殖合作社,種植分山地和水地兩種,2020年以前,水地種植土豆、大蒜,山地種玉米,一年一畝地最多收入幾千元,最少的隻有幾百元。

今年童家村的紫皮大蒜、玉米、洋芋等農作物長勢喜人。該村紫皮大蒜種植合作社30畝地,每畝地純收入達到了1萬元,比去年收入高了一倍﹔養豬合作社佔地2畝多,去年出欄一百多頭豬,今年大棚裡還有待出欄的土豬300多頭……原先的撂荒地,如今變成了綠寶地。

“腰包鼓了,我們的幸福感更足了,要不是電把水給引上去,我們這裡還是一塊半撂荒地。山地有了活水,種植產量就高,收購商也願意到地裡來收購。”該村村民許存庫指著眼前自己承包的900畝山地,給筆者算起了他的經濟賬:“去年,水沒上山,900畝的山地,收入隻有20多萬。從長勢來看,今年收入能輕輕鬆鬆達到40多萬。”許存庫以前常年在外跑工程,如今回村了,他選擇承包庄稼地種庄稼,時間自由,收入也很可觀。

因用電灌溉給力,脫谷粉碎、草垛加工不費力,當地種植戶逐步擴大了產業規模,這些得益於電的延伸。近年來,國網海東供電公司以“黨建+鄉村振興”“黨建+優質服務提升”等為載體,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工作。公司堅持電力先行一步,以可靠電力保障助推產業發展。

2020年10月,國網海東供電公司了解到童家村農耕用電緊缺的情況后,出資為該村農業合作社架設50千伏安變壓器一台,新建10千伏線路,並組織國家電網青海電力三江源(海東樂都)共產黨員服務隊、雨潤供電所人員,加強與農業種植、農村生產合作社、養殖戶等緊密聯系,對農戶的用電申請特事特辦,為農業設備用能第一時間提供優化方案,向農戶發放安全用電宣傳冊,講解用電事項、宣傳電力政策法規,解決用電難題,以優質服務助力農業、農民增產增收。

如今的童家村,種植業連片發展,生態農業陸續落地,充足的電力供應在這方土地上繪出了景美民富新光景。(來源:國網海東供電公司 馬彩虹、楊軍)

(責編:陳晶、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