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崗位作貢獻 真抓實干創佳績(喜迎二十大) 回首過去碩果累累,展望未來信心百倍。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的喜訊傳來,各地干部群眾滿懷期待,紛紛表示要立足崗位作貢獻、真抓實干創佳績,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中國這十年·青海|信長星答人民日報記者:青海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典范 在8月31日舉行的“中國這十年•青海”主題新聞發布會上,人民日報記者向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信長星提問,習近平總書記與青海的故事中,對青海的生態環境保護表達出深深的關切與重視,總書記從“青海生態之窗”遠程視頻了解三江源地區的相關情況和近年來的發展變化? 對此,信長星回復稱,2016年8月,總書記親臨青海考察時,曾專門前往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通過“青海生態之窗”遠程視頻察看黃河源頭、昂賽大峽谷、昆侖山、五道梁等點位生態狀況,與兩個觀測點位的基層干部、生態管護員進行視頻對話交流,並通過視頻向當地各族干部群眾表達了親切問候和美好祝福。總書記在考察之后臨上車時,叮囑我們青海的同志,要把建好用好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這項基礎工作做好。…
青海成立紅色旅游聯盟 本報西寧8月30日電 (記者賈豐豐)近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成立“青海省紅色旅游聯盟”,為全省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革命文物保護單位等搭建交流平台。目前,青海全省有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5家、省級紅色旅游經典景區7家,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8家、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33家、市州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53家,國家級、省級革命文物保護單位14處。…
人民日報看青海:十年來治理水土流失超3700平方公裡 本報西寧8月29日電 (記者賈豐豐)日前,記者從青海省水利廳獲悉:2012年至2022年,青海省大力實施水土保持項目建設,扎實推進梯田建設和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利行業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739.49平方公裡,為改善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2—2022年,青海省堅持綜合治理,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耕作措施配套實施,使項目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青海為特殊困難老年人提供巡訪式關愛 本報西寧8月28日電 (記者賈豐豐)日前,青海省印發《關於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巡訪關愛服務的實施意見》,通過建立巡訪關愛機制,完善老年人養老需求信息庫,提供個性化、多元化、精准化服務,確保老年人高質量生活。 意見明確了巡訪關愛的服務對象為分散供養特困老年人等。…
人民日報看青海:農機購置補貼實現全程監管 本報西寧8月28日電 (記者賈豐豐)記者從青海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日前,青海省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申請辦理服務系統、惠民惠農財政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與監管信息化管理平台完成對接並啟動運行,實現了省級財政部門對農機購置補貼資金核實、比對、支付、發放、公開、公示等重要環節的全流程監督管理,進一步筑牢了農機購置補貼監督監管“防火牆”。 近年來,青海省不斷加強農機購置補貼廉政風險防控、監督檢查,強化農機購置補貼信息化管理,完善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申請辦理服務系統。…
人民日報聚焦西寧市石榴籽家園建設:團結之花盛開 幸福之果共享 核心閱讀 近年來,青海西寧大力建設石榴籽家園,解決各族群眾的民生訴求。舉辦各類特色活動,促進不同民族群眾的相互交流與了解﹔通過設立民族事務服務窗口、在小區向陽處加裝座椅等貼心服務,讓群眾生活更便利﹔開辦技能培訓班,幫助居民找到務工機會,實現高質量就業……一系列舉措,推動社區各族群眾共居、共建、共樂。…
國家防總工作組在青海大通縣山洪災害現場指導搶險救援工作 本報北京8月20日電 (記者邱超奕)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獲悉:8月18日至19日,應急管理部主要負責人帶領國家防總工作組在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指導“8·18”山洪災害搶險救援和應急處置工作。截至19日20時,山洪災害已造成23人遇難,仍有8人失聯,之前失聯人員共有23人獲救,善后救援工作正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