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公路索同坡黃河特大橋主墩首根深水樁基灌注完成 11月11日,經過8個小時緊張有序的連續奮戰,大河家(甘青界)至清水段公路索同坡黃河特大橋主墩首根深水樁基順利灌注完成(屬於西北地區最大深水樁基礎),標志著工程取得階段性勝利。 大清公路項目起點位於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官亭鎮,接已建成的川口至大河家高速公路,終點至海東市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清水鄉南側,通過樞紐互通與已建成的大力加山至循化高速公路連接,是青海省規劃“三縱四橫十聯”高速公路網中橫三和“六縱九橫二十聯”干線公路網中聯三的重要聯絡線,也是青甘兩省又一條省際快速通道。…
扛牢扛實第一責任人職責 推動青海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 11月10日,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剛在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主持召開縣委書記落實維穩責任制座談會,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的重要論述,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把維護穩定貫穿工作各方面全過程,扛牢扛實縣委書記維穩第一責任人職責,切實推動青海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 會上,黃南州委及平安區、天峻縣、同德縣、囊謙縣、班瑪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圍繞維穩責任制落實情況發言,其他有關縣(市、區)作書面交流。…
海北:國家公園示范州創建成效顯著 自然保護地類型更加完整、體制機制逐步完善、積極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保護和修復全面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海北藏族自治州在全省率先啟動國家公園示范州創建工作以來,按照《海北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示范州建設總體方案》確定的六項示范目標任務,奮力推進各項工作,國家公園示范州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通過對全州自然保護地的優化整合,初步建立了類型多樣的各類自然保護地17處,將全州55%的國土面積納入保護地范圍,全州重要生態系統、自然景觀的完整性、原真性和生物物種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青海探索碳纖維新發展 人民網西寧11月12日電 (馬可欣)碳纖維是一種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強度、高模量纖維的新型纖維材料。它是由片狀石墨微晶等有機纖維沿纖維軸向方向堆砌而成,經碳化及石墨化處理而得到的微晶石墨材料。…
重磅發布!河北贊皇七大特色文旅項目面向全球招商 贊皇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杜曉偉推介贊皇縣文旅招商項目。 人民網記者 周博攝 人民網北京11月10日電 (記者楊文娟)“這裡是唐相故裡,歷史悠久、底蘊深厚﹔這裡是旅游勝地,天藍地綠、山川秀美﹔這裡是革命老區,英雄輩出、薪火相傳。…
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碳循環研究獲新進展 人民網西寧11月11日電 (馬可欣)根據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消息,項目“氣候變化和放牧對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碳循環關鍵過程的影響及其機制”圍繞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碳庫大小及其主要驅動力以及未來氣候變化和放牧背景下高寒草甸土壤碳源/匯轉換關鍵過程及其機制等氣候變化生態學前沿科學問題,自 2013 年開始,依托增溫和放牧試驗平台、增溫幅度和降水變化耦合試驗平台和室內培養試驗,利用長期野外監測、分子生物學和同位素技術以及模型模擬等先進技術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 項目定量評估了古氣候對青藏高原土壤碳庫的變化的驅動作用及其機制﹔闡明了氣候變化和適度放牧背景下高寒草甸生態系統仍然是碳匯而不是碳源的關鍵過程﹔揭示了凍土凍融交替與生態系統呼吸解耦合關系、土壤微生物對氣候變化的適應、以及背景溫度變化對高寒草甸群落生產力及其穩定性對增溫和放牧的響應方向的調控作用等關鍵機制。…
從草原走向世界 青海這座業余體校不業余 初冬的海北,金銀灘草原上牧草泛黃,淡淡的雲朵中太陽若隱若現,遠處的山尖被白雪覆蓋。走進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少年兒童業余體育學校,孩子們正在操場上進行體能訓練。…
青海40座隧道提質升級工程交工驗收 11月8日,G0615香日德至花石峽公路等8個路段的40座隧道提質升級工程項目通過交工驗收。 由青海省交通運輸廳、青海省公安廳交警總隊、青海省路政執法總隊、青海省交通工程技術服務中心、青海省高速運營公司、青海省高速養護公司及行業相關專家組成的交工驗收委員會,分綜合、外業和內業三個專業檢查組,實地查看了項目建設情況,聽取了項目辦、設計、監理、施工單位工作執行情況匯報等,最后經研究討論,認為G0615香日德至花石峽公路、共和至玉樹公路(共和至瑪多黃河橋段)、民和(甘青界)至小峽(平安)段公路、成都至香日德公路等8個路段的隧道提質升級項目,交通安全設施、機電工程、路面處治、隧道病害處治等均滿足交工驗收條件,檔案資料基本齊全、規范,一致同意通過交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