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青海|春風吹暖牧民的心

在果洛藏貢麻村舉行的綠色農畜及文創產品推介會現場。資料圖片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沙柳河鎮果洛藏貢麻村——春風吹暖牧民的心
高原春來到,冰封的高原藍寶石青海湖迎來開湖季,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剛察縣“開湖”活動即將舉行。青海湖北岸的風,一直吹到沙柳河鎮。站在沙柳河鎮果洛藏貢麻村的山坡上,望著沙柳河潺潺流向青海湖,湖面的藍冰在消融,身邊的牦牛悠閑地打著尾巴,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索南才夫旦臉上寫著希望。
“才開春,一點都沒閑著。”索南才夫旦從山上下來,進入果洛藏貢麻村村委會,產業促進工作隊成員們正在等著他。隊長俄藏加一臉興奮:“知道我們的‘貢洛藏’牛羊肉昨天直播賣了多少單嗎?”俄藏加拍了拍旁邊的年輕小伙才多加,伸出了3根手指頭:“300多單,2萬多塊錢!”
在沙柳河觀湟魚洄游,在仙女灣濕地看普氏原羚奔馳,在聖泉灣斷崖打卡……以果洛藏貢麻村為中心,感受青海湖之美成了不少游客的必選項。近些年,這個平均海拔3300米的高原村落在發展現代生態畜牧業的道路上也越走越順暢。
逐水草,牧牛羊。此前,果洛藏貢麻村的藏系羊、牦牛一直處於“散養”階段。2020年,當時30歲的索南才夫旦被選為村支書,他打算圍繞養殖開辟新市場。“著力點還是合作社,我們動員能人大戶做示范,分群、配種、斷奶、管理、飼養、出欄都由專人負責。”
規模上來了、品質提升了,合作社的收益跟著節節高。去年,果洛藏貢麻村3家合作社整合了6.43萬畝草場,年收入達到140.5萬元。
高原的初春,仍有寒意,但果洛藏貢麻村的加工車間裡,工人們正忙得熱火朝天。去年8月,投資達350萬元的村集體產業貢洛農畜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成立,“貢洛藏”品牌正式投入市場。半年時間不到,公司銷售金額達到近20萬元。
“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果洛藏貢麻村的牛羊肉好,慕名而來。”這個青海湖邊曾經以游牧為生的村庄,如今還開拓了生態旅游體驗項目,正向著“產業興、生態美、村民富”前進。2024年,果洛藏貢麻村村集體經濟達80多萬元,脫貧戶人均收入為19817.5元,比上年度增長14.04%。
索南才夫旦在朋友圈自豪地寫下這段文字:“現在的果洛藏貢麻村,風吹草低后見的不隻有牛羊了,紅色研學、特色旅游、高效畜牧養殖、啤酒深釀加工、無土栽培採摘、畜副產品加工、文創設計開發等多業態齊頭並進,一項項特色產業欣欣向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藏野驢數量超13000匹
- 人民網西寧3月18日電 (記者甘海瓊)近日,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公布全省藏野驢專項調查情況,此次調查共記錄到藏野驢13060匹,瑪多縣、曲麻萊縣、治多縣是藏野驢的主要分布區域。 2025年1月,記者在治多縣拍攝到的藏野驢。…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