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消費幫扶助力瑪多藏羊走出高原 11月5日,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千湖畜產品合作社的加工冷庫內,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派駐瑪拉驛村的第一書記郭璐正帶領著幾名工人,將一箱箱屠宰冷凍、加工包裝后的“瑪多藏羊”裝車,准備發往2700多公裡外的上海,成為餐桌上的“高原美食”。 作為國家電網公司定點幫扶縣,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近年來在瑪多縣大力實施農配網鞏固提升和清潔取暖項目,加快鄉村標准化配套電網基礎設施改造,建設“電力愛心超市”和“村網共建”便民服務點,助力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美麗宜居、牧民富裕富足,打造具有高原特征和青海特色的鄉村振興典型樣板。…
青海11個項目入選2023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 11月8日,記者從青海省體育局了解到,在國家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發展中心公布的“2023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2023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入選名單中,青海共有11個項目入選,充分展示了青海省體育旅游文化融合發展成果。 在青海省入選項目中,多巴國家高原體育訓練基地、環青海湖體育旅游產業基地入選“2023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景區,青藏高原天路之約自駕車線路、“激情穿越柴達木”精品自駕游線路、大美青海避暑休閑線路入選“2023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線路,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青海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民族傳統射箭精英賽和高原國際風箏邀請賽入選“2023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賽事﹔入選“2023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節慶的是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春節社火文藝匯演節,入選“2023中華體育文化優秀項目”民俗民間的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智閣魯如”文化旅游藝術節。…
擦亮平安“底色” 提升幸福“成色” 劉瑞霞和同事調解居民家庭矛盾糾紛。 青海日報記者 陳贇業 攝 “他住我家樓上,晚上經常帶朋友喝酒跳舞,動靜特別大,嚴重影響了我和家人休息,說了還不聽!” “我們總是早早就結束,又不會影響你們睡覺。…
對標職能定位 打好打贏青海消防救援有准備之仗 在全國消防日來臨之際,11月8日,青海省委議消會議在省消防救援總隊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應急管理和消防救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分析研判當前全省消防安全形勢,推動消防救援工作和隊伍建設創新發展,更好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保駕護航。…
扎毛河特大橋9號主橋墩順利封頂 11月7日,位於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扎毛鄉,由中鐵十一局集團負責施工的同賽高速全線控制性工程扎毛河特大橋9號主橋墩順利封頂。這也是扎毛河特大橋第一個封頂的主橋墩。…
玉樹: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農牧區落地生根 本報玉樹訊 (記者 程宦寧) “現在國家的政策越來越好,我們應該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以‘維護團結、維護穩定、維護和諧、維護平安’的實際行動回報習近平總書記對玉樹的深情牽挂,進一步樹好政治大州形象……”近日,在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強村講堂”導師團主題教育理論宣講會現場,來自囊謙縣各鄉鎮的113名黨員和牧民群眾積極參與主題教育學習。第二批主題教育啟動以來,玉樹州聚焦農牧民黨員文化程度不高的現實短板,堅持以“宣講”為主,以“培訓”為輔,全面開設“強村講堂”,用老百姓聽得懂、易接受的語言廣泛開展宣講活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農牧區落地生根。…
海南州:黨員進社區 服務群眾零距離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海南藏族自治州著力處理好干部受教育與群眾得實惠的關系,從群眾最期盼、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入手,8000余名黨員深入組織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在職黨員自身優勢,延伸服務觸角,優化服務形式,把主題教育成果轉化成為民服務成果,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按照“就近就便、需求相符、總體平衡”原則,海南州調整優化56個社區共建單位,及時建立健全報告聯系、信息對接、作用發揮、溝通反饋、志願服務5項工作機制,明確各級黨組織、在職黨員具體職責任務,推動進社區報到服務走實走細。…
海東:聚力根治農民工欠薪難題 11月7日,記者從海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室獲悉,自第二批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開展以來,海東市人社局聚焦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推動建設了一批便民服務場所和舉措辦法,建立健全農民工維權保障服務體系,高質規范治理欠薪重點行業領域,行政、司法、調解仲裁協調聯動,持續擴大全市服務農民工渠道。截至目前,全市監管300萬元以上在建項目752個,實名制注冊在場農民工11萬人,繳納農民工工資保証金1.45億元,為勞動者追發工資1.4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