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碳循環研究獲新進展
2023年11月11日10:29 | 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

人民網西寧11月11日電 (馬可欣)根據中國科學院官方網站消息,項目“氣候變化和放牧對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碳循環關鍵過程的影響及其機制”圍繞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碳庫大小及其主要驅動力以及未來氣候變化和放牧背景下高寒草甸土壤碳源/匯轉換關鍵過程及其機制等氣候變化生態學前沿科學問題,自 2013 年開始,依托增溫和放牧試驗平台、增溫幅度和降水變化耦合試驗平台和室內培養試驗,利用長期野外監測、分子生物學和同位素技術以及模型模擬等先進技術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
項目定量評估了古氣候對青藏高原土壤碳庫的變化的驅動作用及其機制﹔闡明了氣候變化和適度放牧背景下高寒草甸生態系統仍然是碳匯而不是碳源的關鍵過程﹔揭示了凍土凍融交替與生態系統呼吸解耦合關系、土壤微生物對氣候變化的適應、以及背景溫度變化對高寒草甸群落生產力及其穩定性對增溫和放牧的響應方向的調控作用等關鍵機制。
天然草地是我國最大的自然生態系統,土壤中蘊藏著豐富的碳儲量,其中青藏高原碳儲量約佔我國草地碳儲量的1/2左右。探究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中有機碳儲量的多少、未來氣候變化和放牧背景下高寒草甸生態系統是否由碳匯變為碳源等問題意義重大,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以及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單位開展聯合攻關,取得了重要發現。
該成果豐富了我國氣候變化生態學理論體系,為適應性管理策略提供了科學依據。
(責編:劉沛然、張莉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青海省2023年度坡耕地綜合整治工程建設已過半
- 人民網西寧11月4日電 (記者楊啟紅)記者從青海省水土保持中心治理部獲悉,2023年,青海省在黃河流域計劃實施坡耕地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3項,坡改梯面積2.2萬畝,修建田間道路36.47公裡、排水溝12.66公裡,項目區涉及湟中、互助、民和3縣(區),總投資4400萬元。截至目前,3個項目區日動用推土機等機械260余台,日投入勞力700余人,共完成坡改梯1.51萬畝,完成率已達69%,完成投資2685.66萬元,完成率為61%,目前各項目縣(區)正按預期目標有序推進,有望12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