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 走好綠色發展之路 原標題:青海省委農村牧區工作會議召開 陳剛講話 吳曉軍主持 2月1日,青海省委農村牧區工作會議在西寧召開。會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對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推動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去年“三農”工作,安排部署今年重點任務。…
國網海東供電公司:“智慧電”守護幸福年 新春佳節,走進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廣場上輪子秋歡快地蕩起,大喇叭裡播放著土族歌曲,身著傳統服飾的人們在熱烈慶祝新春。 供電員工上門服務班彥村酩餾酒作坊用電需求。…
新春下基層 科普惠民生 為豐富廣大城鄉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宣傳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1月30日,湟源縣2023年度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暨“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文藝輕騎兵”主題巡演進基層活動在湟源縣城關鎮城郊社區三集中新村舉行。…
格爾木GDP首次突破400億元 人民網西寧2月1日電 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2年格爾木地區生產總值446.4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8.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87億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327.63億元,同比增長14.0%﹔第三產業增加值110.95億元,同比下降1.8%。…
青海省發布2022年度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白皮書 1月31日,記者從青海省檢察院了解到,近日,省檢察院發布《2022年度青海省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介紹青海檢察機關把握時代發展新形勢、地方治理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發展護航等工作情況。 《白皮書》指出,2022年,青海省檢察機關聚焦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產業“四地”的全省工作大局,圍繞服務高標准建設國家公園、統籌江河流域保護和發展、扎實推進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持續改善人居環境質量等生態文明建設重點任務,以檢察能動履職探索構建重點生態功能區域生態公益司法保護新機制,在“一片”(三江源地區)、“一圈”(環青海湖地區)、“一線”(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三個區域,試點開展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巡回檢察,探索以“屬地檢察+巡回檢察+專項治理”解決河湖跨流域、地域跨區劃、管理跨部門的“三跨”生態環境問題的新路子,立案辦理了熊狼傷人傷畜、保護青海湖裸鯉、青海湖流域草原失火等公益訴訟案件278件,辦案效果初步彰顯。…
青海省命名第四批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近日,青海省委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暨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於命名第四批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的決定》,命名湟源縣小高陵紅色旅游教育基地、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烈士陵園等40個單位為第四批青海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西寧市5個,湟源縣小高陵紅色旅游教育基地、大通縣烈士陵園、城北區柴達木路民族團結進步主題公園、西寧市林草局(北山美麗園)、西寧市總工會(榮譽室暨宣傳教育基地)﹔海東市3個,海東市河湟文化博物館、樂都區卯寨景區、平安區平安驛河湟民俗文化體驗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4個,德令哈農墾文化博物館、烏蘭縣都蘭寺、天峻縣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基地、海西州民族歌舞團﹔海南藏族自治州4個,同德縣民族團結進步展館、興海縣藏醫院藏醫藥文化展覽館、共和縣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共和縣中醫院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海北藏族自治州3個,海晏縣時代楷模紀念館、海晏縣西海郡博物館、祁連縣紅西路軍解放軍二軍紀念苑﹔玉樹藏族自治州4個,稱多縣直本倉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玉樹州警史館、玉樹州古籍保護中心、囊謙縣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果洛藏族自治州3個,果洛州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暨民族團結進步展館、果洛州工人文化宮、果洛州圖書館﹔黃南藏族自治州3個,黃南州委黨校、澤庫縣第二民族中學、同仁市仁俊藝術傳習院﹔省直單位11個,青海監獄歷史博物館、青海省自然資源博物館、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青海農牧科技職業學院、青海省博物館、西寧南北山尕布龍工作舊址、青海省瑪可河林區、“新青海精神高地”主題教育展館、青海美術館、青海省科學技術館、國家稅務總局青海省稅務局廉政教育基地。…
青海調整失業保險金標准為每人每月1692元 人民網西寧2月1日電 近日,青海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青海省財政廳發布《關於調整失業保險金標准的通知》:根據《失業保險條例》(國務院令1999年第258號)規定,按照失業保險金標准維持在最低工資標准90%的調整機制,經青海省政府同意,自2023年2月1日起,青海全省失業保險金標准統一調整到每人每月1692元。 本次調整適用於參加失業保險並符合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條件的城鎮企事業單位失業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