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河湟古韵 西宁之夜

河湟流域 “青绣”多彩绽放

杨启红
2023年01月14日10:28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湟水悠悠,一路奔流,润泽沿途的广袤大地,滋养世代生活的百姓,孕育灿烂的河湟文化。“青绣”便是这众多灿烂的文化之一。

湟水之源便是西宁市湟源县所在地,这里自古就是由内地通往西部牧区至西藏的重要通道,素有“海藏咽喉”“海藏通衢”之称,同时,这里自古为商贸重地,是青藏高原靠近内陆省区的重要畜产品集散地,有“环海商都”“小北京”的美名,在这样的历史、地域等多方面背景下,湟源皮绣历久弥新,成为了“青绣”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

绣娘正在绣皮绣。祁琴芳摄

湟源皮绣取材各类特制的皮张,用毛线、皮绳、马尾、马紫等丝、线、棉等多种颜色的绣线,用盘、攒、堆、辫、绣等针法制作而成。艺术特色形象生动粗犷逼真、质感强烈。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研制人员大胆钻研、创新,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进而发展成为全新的文化旅游产业。

皮绣作品。人民网 顾斐菲摄

湟中,顾名思义,位于湟水河中游地段,发源于此的堆绣,是“青绣”家族的另一个成员。堆绣将刺绣与浮雕艺术完美结合,运用“剪”“堆”等技法塑造形象,具有较高的观赏、审美和收藏价值。

堆绣与酥油花、壁画并称为塔尔寺“艺术三绝”,近年来,已逐渐发展成为湟中乃至西宁文旅的一张靓丽名片。

堆绣作品。人民网 杨启红摄

湟水河一路蜿蜒,流经我国土族人口最多、最为集中的地方——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土族儿女世代生活于此,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服饰装饰上的太阳花、万字纹、回形纹等纹样便是盘绣的“雏形”。

盘绣。张皓芃摄

盘绣用料考究,加工精细,以黑色纯棉布做底料,再选面料贴上,然后用丝线绣,有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七色绣线,绣时一般七色俱全,配色协调,鲜艳夺目。盘绣的针法十分独特,操针时同时配两根色彩相同的线,一作盘线,一作缝线。盘绣不用棚架,直接用双手操作,绣者左手拿布料,右手拿针,作盘线的那根线挂在右胸,作缝线的那根线穿在针眼上。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虽费工费料,但成品厚实华丽,经久耐用。

土族盘绣省级非遗传承人张卓麻什姐正在整理盘绣作品。人民网 杨启红摄

土族阿姑们心灵手巧,一针一线来回穿梭之间,花鸟、鱼虫、山水等形象“跃然布上”,让人称赞。如今,土族盘绣已成为当地助农增收的致富新渠道,盘绣产业正如太阳花般灿烂绽放。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湟水奔流不息,流域文化灿烂不止。

(责编:杨启红、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广大网友,来和新任青海省委书记陈刚聊聊您的期盼
  日前,中共中央决定:陈刚同志任青海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任命消息发布后,不少群众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给陈刚书记留言,反映自己的所思所盼,并为青海省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新春走基层|青海格尔木:高原小城全民邂逅冰雪之旅
  人民网西宁1月9日电 (陈明菊)“滑雪板、狗拉雪橇、鹿拉雪橇,雪上坦克等新增的雪上电动玩具深受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喜欢。”据格尔木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办公室主任赵元花介绍,“喜迎新春佳节 全民畅玩冰雪”活动旨在推动格尔木全域全季旅游发展,激发群众冰雪运动热情,丰富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青海明确新冠治疗费用报销比例及执行时间
  人民网西宁1月10日电 (陈明菊)近日,青海省医疗保障局联合省财政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出台《关于实施“乙类乙管”后优化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以下简称“新冠患者”)治疗费用医疗保障相关政策进行优化调整,自1月8日起施行,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 《通知》明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中新型冠状病毒治疗药品和前期已批复的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中藏(蒙)医疗机构院内制剂延续医保临时支付政策,先行执行至2023年3月31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