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让金融为广大人民服务,特别是让边远地区、农村地区的居民和低收入人群也能享受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是普惠金融的题中应有之义。《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印发实施以来,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不断提升,在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何进一步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提升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是让普惠金融更好发挥作用的一道“必答题”。
当前,数字技术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运用数字技术,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能进一步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深化金融服务渗透率。可以说,以数字技术助力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做好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文章,是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并不是简单地让普惠金融与数字技术相叠加,而应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以及互联网思维,推动普惠金融转型升级。传统金融服务多以产品为中心,产品设计好后,再寻找合适的服务对象;数字普惠金融则更加追求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大数据等数字化手段为客户进行精准画像,进而为客户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在数字化转型上谋创新、求突破,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才能有效连接市场需求和服务供给,在服务实体经济、助企纾困解难等方面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
做好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文章,也需要进一步拓展服务场景。推动网络化、智能化金融业务与生产生活场景深度融合,既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也能提升普惠金融的下沉深度、覆盖广度。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依托“惠懂你”平台,进一步聚焦小微企业金融需求,面向财务管理、快递物流、法律服务等公共服务领域开展互联网场景共建。不断拓展服务场景,健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方能更好释放数字普惠金融的潜力。
做好数字普惠金融的创新文章,还需要在金融安全方面做好保障。金融安全是金融发展的基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也必须筑牢安全根基。一方面,应善于通过数据应用,形成智能化风控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应把保障数据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完善内部数据安全合规管理,建立标准化、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
金融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定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广大网友,来和新任青海省委书记陈刚聊聊您的期盼
- 日前,中共中央决定:陈刚同志任青海省委委员、常委、书记。任命消息发布后,不少群众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给陈刚书记留言,反映自己的所思所盼,并为青海省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