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合作专题>>打造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智慧羽翼”初长成 “文旅融合”率先行——西宁市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建设实践

2022年09月09日10:34 |
小字号

西宁市图书馆新馆坐落于西宁市城北区小桥大街繁华地段,是“西宁市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交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馆于2021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建筑面积约19000平方米,设计藏书量约80万册,目前可借阅图书达23万余册,电子图书50余万册,阅览席位1200个,是西宁市民的“学习中心”和“会客厅”。

西宁市图书馆新馆开馆恰逢“十四五”开局之年,国家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提出建设国家智慧图书馆体系,这是全国图书馆界谋求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乘着政策的东风,西宁市图书馆在入驻新馆之时就开始谋划打造“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集全民终身学习、文旅融合于一体的知识服务型智慧图书馆。

新馆在建设伊始以“第三代”图书馆为设计蓝图,秉承“智慧、开放、包容”的建设理念,建成了西宁市第一家建筑风格为大开间、敞亮式格局,图书“藏、借、阅”一体化模式的“第三代”智慧空间图书馆。2021年底在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的大力支持下,西宁市图书馆购置了一批超高频RFID设备,在新馆内全面推广应用,为建设智慧图书馆项目夯实基础。2022年在多方合力支持协作下,西宁市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建设项目正式上马,通过近半年的建设实践,打造了青海省第一家“文旅融合”先行示范智慧图书馆,运用“智慧空间”“智慧平台”“智慧服务”为载体,实现了一键控制、一屏管理、座位预约、刷脸借阅、沉浸式阅读、VR云游、手机借阅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读者的用户体验感、提高了图书馆流通管理效能。智慧元素的融入及创新赋能读者友好型阅读服务,让闹中取静的书香圣地变得更有信息化韵味、更富有吸引力。

西宁市图书馆大数据智慧墙。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① 新数据

RFID技术的全面应用,实现了馆内的书网相连、人书相连,书书相连。读者可借助馆内自助借还、办证设备享受一站式借阅服务。一进馆,左手的大数据分析屏全天候报告入馆人数,并列出图书借阅排行,进行资源推介;全馆所有的运行数据都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进行了智能化的统筹,图书从入藏、加工、上架到外借都有详细的数据及分析。详实的业务数据可供馆员进行业务分析参考,优化工作路径及读者服务。大数据分析系统年终会为每位在馆读者生成一份阅读报告,为读者带来一年的阅读总结。数据的智慧化应用为西宁市图书馆的有机发展提供准确导向,并实现了阅读推广服务精准推送的目标。

② 新服务

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广大读者提供手机借阅、智能推送、智能导引等服务,让用户体验到智慧服务的便利、快捷和乐趣。

智能导引服务

通过智能机器人、智能虚拟主播屏的应用,实现信息咨询、服务引导的智能化。“小图”是西宁市图书馆的智能导航虚拟馆员代表,读者只需呼唤“你好小图”并与之对话,它就会提供天气、馆藏信息、图书借阅、图书馆使用等信息。轻松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借阅服务,读者还可以通过刷脸模式进行图书借阅、信息查询。

西宁市图书馆智能导航机器人馆员“小图”。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馆藏智能管理

西宁市图书馆智能盘点机器人可利用超高频RFID技术实现在架图书自助盘点,可完成馆藏图书监控、清点,图书查询定位,错架统计等功能。智能盘点机器人具有盘点速度快、定位准确等特点,省去图书管理员大量劳动力,及时获取文献在库状态。同时结合馆内RFID盘点车,可精确实现上架图书、倒架、顺架等工作。与3D导航系统结合使用,可为读者精准定位图书层架位置,实现“一秒找书”功能,为读者节省大量时间,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文献检索服务。

西宁市图书馆“智能盘点机器人馆员”。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手机借阅

在西宁市图书馆开放的服务空间中,读者使用手机移动应用扫描书籍的馆藏条形码即可完成文献借阅。我们对可供外借的所有23万余册图书进行了一体化处理,所有图书芯片信息都有数据库。读者经过门时,门禁可以实时匹配图书状态。如果读者所携图书未经扫码或机器借阅,门禁警报就会响。移动借阅服务可将文献流通工作站拓展到多个,避免人群聚集,符合当下防疫需求。同时,将纸质文献流通服务拓展到移动端,积累丰富的移动端服务数据,为文献流通的智慧化服务开拓了空间。

西宁市图书馆“手机借书功能”。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③ 新空间

西宁市图书馆智慧空间建设充分考虑了读者的需求,专门为读者打造了多媒体影音室、主题研究室、预约自习室、虚拟演播室等智慧空间。这些空间的设置有三个特点,一是空间的人性化,既增加空间的舒适度,使读者来馆成为一种享受。二是空间的人文化,让空间富于书卷气、学术与艺术气息。三是空间的智能化,主题研究室、自习室等空间均可通过网络或手机在线预约。

西宁市图书馆“追光·征程”预约自习室。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西宁市图书馆虚拟演播厅。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④ 新媒体

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依托“两微一端一音”新媒体平台开展,全方位的为读者提供最便捷的读者服务。

西图微信公众号结合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读者的实际需求,开设“微服务大厅”、“数字阅读”、“读者服务”三大板块,运用目前流行的HTML5技术,将图书馆OPAC查询系统、数字资源远程访问、活动报名系统、预约系统与微信公众平台直接嵌入对接。读者打开微信可享受进馆预约、馆藏检索、借阅查询、自助续借、数字阅读、一键报名、扫码借书等服务。西图微信公众号粉丝达两万,平台坚持以读者为中心,关注社会热点,了解近期人们关心的社会现象,每周以固定板块的形式,主动向公众推送获奖图书、热门图书信息,同时结合热点事件和流行文化,将图书馆相关活动和馆藏推送给读者。

西图微博主要发布本馆资讯、各项活动信息、开展阅读推广、参考咨询服务,并定期组织线上活动。

西宁市图书馆于2021年正式上线视频号,通过对图书馆活动记录的短视频创作,向读者提供有趣、有用且丰富的内容。

西宁市图书馆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与读者和用户之间的有效沟通、联系,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揭示馆藏信息,开发数据资源,创新应用技术的功能。

⑤ 新资源

西宁市图书馆作为西宁市首家文旅图书馆,在资源、技术、服务等各个方面,都紧紧围绕河湟“文化与旅游”这个关键词进行建设,依托丰富的文献资源和先进设备,让读者不仅能够阅读文化历史、秀美山川,更能通过各项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触摸西宁、领略河湟风采、享受多层次的阅读体验。为凸显“文旅融合”特征,图书馆特在二楼设置了以河湟文化为主题,青海省地方文献、旅游、历史、人物传记、艺术、少儿、文学等内容的河湟典韵阅读专区,供读者选读,纸本文献资源总量共1400余册,并根据读者需求数据、文献活跃度数据等进行定期更新。

同时深入挖掘河湟文化及地方特色资源自建了“文旅河湟”数据库,开发了含“VR云游西宁”、“河湟名家”、“非遗西宁”、“河湟民俗”等多个专题数字资源库模块的“文旅河湟”数字资源小展厅,到馆读者在馆内即可欣赏河湟文化、聆听河湟故事、游历西宁美景。

西宁市图书馆“文旅河湟”数字小展厅。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西宁市图书馆“VR云游”特色景点穿戴体验区。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馆内一、二层都设有视听专区,公共电子阅览区域内,瀑布流下载机、电子报刊机、3D沉浸式视听椅、水墨屏阅读本等多种电子设备组合,免费开放的24个数据库满足读者多种类型的数字阅读需求。同时,图书馆一层设有数字科技阅读墙,其中8块高低不同的数字触摸屏组成了“数字阅读长廊”和“照片互动墙”,到馆读者可在“数字阅读长廊”扫码带走各类型视频观看,在“照片互动墙”中触摸点击“流金岁月”、“绿水青山”、“人文河湟”、“西图风采”四大模块进行图片欣赏。

西宁市图书馆“数字阅读长廊”。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西宁市图书馆“照片互动墙”。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图书馆一层的少儿图书馆前还设置了“AR魔法墙”为小朋友提供现实增强数字阅读体验,内置六大体验主题,分别是“海洋世界”、“动物森林”、“垃圾分类”、“文字演变”、“太阳系之旅”、“中国戏曲”,小朋友通过触摸进行参与学习,寓教于乐。

西宁市图书馆“3D蛋形沉浸式听书椅”。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西宁市图书馆“AR魔法互动墙”。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图书馆二层设有瀑布流图书下载机、触摸屏读报刊系统,读者可以点读300种报纸、200种顶级的数字期刊、3000册精品图书,同时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数字书刊借阅。二楼休闲沙龙区还设置了“西图有声听书馆”,提供10万余小时的有声图书,涵盖文学、历史、政治、军事、医学等11大类目,另有精品广播剧300余部,读者可以用手机扫码现场听书,也可以扫码带走听。

西宁市图书馆“西图有声听书馆”。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西宁市图书馆“电纸书阅读区”。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供图

⑥ 运行情况及效果

西宁市图书馆在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运行中始终坚持“以读者为中心”,让市民读者在普惠均等的基础上,打破时空的界限,快速便捷获取优质的公共文化资源,项目取得了良好的运营效果。

截至2022年8月20日,西宁市图书馆书库累计新入库134898册图书,为全市各个分馆、流动站点调配了8万余册图书,借出图书49337册。累计办理读者卡5573张,接待到馆读者18621人次(2020年5月因疫情不对外开放)。读者通过手机预约自习室功能达2858人次(功能上线两个月数据)。各类型机器人服务约1000余次。

西宁市图书馆将计划在2023年实现与全市公共图书馆之间纸质资源、电子资源、数字资源、场地资源、活动积分等的共享,实现全市公共图书馆之间协同采访,大幅增加市域内公共图书馆馆藏文献的种类。西宁市图书馆将逐步开放更多智慧场景,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展新书分享会、亲子故事会、市民音乐厅、特色展览等活动。随着西宁市图书馆知名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读者愿意来到这里,随着各项服务的展开,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让更多的旅客了解公共图书馆、走进图书馆。(来源:西宁市文化旅游广电局)

(责编:顾斐菲、甘海琼)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西宁逐步有序恢复正常秩序
  9月4日,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发布通告,逐步有序恢复全市正常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 自9月5日6时起,除全市高、中风险区继续实行管控措施外,恢复主城区“四区”之间人员、车辆有序流动;恢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源县、湟中区(含多巴片区)内部人员、车辆有序流动。…
青海都兰:高原黄绿相间 铺展秋日画卷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正值小麦收获的季节,湛蓝的天空、金黄的麦田、远处巍峨的群山,高原大地黄色和绿色相间分布,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秋日画卷。 今年,都兰县各类农作物种植面积为50.88万亩,粮食作物21.14万亩。…
果洛班玛:“党建+班玛经验”助力乡村振兴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江日堂乡多日麻村,背靠大山,玛可河从村前缓缓流过,流水潺潺,牛羊满山。走进江日堂乡多日麻村,被摆放在路两旁的石刻所吸引, “多日麻”系藏语音译,意为“石刻部落”,源于江日堂乡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日多卡”,通俗的意思就是石刻组成的玛尼石堆,“江日多卡”大部分的刻篆艺人来自多日麻村,不分男女老少都会刻篆,“江日多卡”以石板为材,用特殊工艺在石板两面都进行刻篆,因此多日麻村也被称为“石刻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