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通: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近期,为全面贯彻落实大通县委县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和安排部署,大通县农业农村局在紧抓疫情防控和抗洪救灾的基础上,全面部署,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牧业生产各项工作,努力做到疫情防控不松懈、农业生产不耽搁,保障大通县农牧业生产工作有序平稳推进。
秋收工作稳步推进。为做好秋收各项准备工作,大通县农业农村局安排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指导,宣传动员群众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抢收,以防汛期及阴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指定专人负责秋收情况统计、汇总、报送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形成上下联动,有条不紊的工作机制,确保有人员、有机械、有服务组织,因地因时制宜指导农民做好秋收工作,保障粮食颗粒归仓。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农作物总收割面积31909.7亩。其中粮食作物14923亩,油料作物10413亩,露地蔬菜6573.7亩。
全面部署农机助力保秋收。为保证秋收农业机械充足,大通县农机推广站及早行动,积极动员,以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为依托,及时引导联合收获机开展秋收作业,采取县内与县外、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相互协调的方式,确保正常收割所需农机具的到位。同时,由于大通县川浅脑不同地区作物成熟时间不同,机收工作也转场依次推进,这也给调配机具创造了空间。据统计,大通县投入秋收的各种作物联合收获机达1050台,其中本地谷类或油菜收获机632台,外地谷类或油菜收获机70台,马铃薯收获机326台,牧草收获机22台,确保该县秋收农机具需求。同时,为扩大机械化收获技术的应用面积,提高机收效率,做好机收减损和保障秋季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县农机推广站结合实际加强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安全检查监督工作,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派出技术人员23人次,深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和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指导18场次,开展安全生产检查10余次,有效保证了大通县秋收工作安全高效有序推进。
增强农畜产品保供能力。为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加快“菜篮子”工程建设步伐,大通县结合省、市级农牧业发展资金关于开展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及设施设备提升建设等内容,通过项目的实施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大通县“菜篮子”建设工作成效明显。通过畜牧业设施建设种类项目建设,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提升和改进,畜禽养殖产能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到2022年6月,全县牛、羊、猪、家禽存栏分别为24.19万头、33.52万只、8.81万头、21.9万羽,出栏量分别为:4.07万头、6.48万只、3.61万头、0.89万羽,能繁母畜存栏25.3万头(只),全县肉、蛋、奶产量分别为:0.91万吨、0.12万吨、3.71万吨。为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和市场稳产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露地蔬菜扩规提质增效。为巩固和提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成果,继续推进化肥减量提效、农药减量控害,大通县在蔬菜主产区实施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示范推广商品有机肥、叶面肥和生物农药覆盖率达100%。推动了全县露地蔬菜产业扩规提质增效,助推蔬菜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朔北乡代同庄村是大通县蔬菜主产区之一,通过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项目实施,全村3000余亩露地蔬菜产品品质得到提高,亩均产值明显提高,并带动了当地绿色蔬菜的种植,促进了地方蔬菜产业整体升级。代同庄村得明蔬菜种植合作社的菜田里异常忙碌,随处可见村民们收获、装运甘蓝的忙碌身影。合作社负责人王德明说:“今年种植甘蓝350亩,亩产大概在8000斤左右,通过订单销往银川、西安等地,按照0.25元/斤计算,总共可以卖70万元。”
加强农产品安全监管。加强市场流通环节农产品监督检查,有效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开展农残速测工作。8月份对9个生产基地进行了监测,共检测44个样品,抑制率在0.32%—25.59%,合格率达100%,按照下发的检测任务流转单,开展了气相、液相和原子吸收的检测,检测5个样品65个项次,经数据处理后,未发现以上农药超标现象;二是开展屠宰检疫。8月份共完成屠宰检疫13118头,其中众利屠宰检疫生猪7028头,鑫兴源食品有限公司屠宰检疫生猪6090头,百宸牛羊屠宰场屠宰检疫牛1713头。
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一是开展农业投入品执法检查,执法检查农机合作社2家,田间地头农机检查1家次,农资店2家,兽药店4家,出动执法人员11人次,执法车辆3次;二是开展渔业执法检查,监督检查54家餐饮业是否存在经营、储藏、加工湟鱼等违法行为,宣传、发放渔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海报、三折页等资料100余份,张贴《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六次封湖育鱼通告》、签订《保护青海湖裸鲤(湟鱼)承诺书》各54份,共出动执法人员25人次,执法车辆6次;三是调查乱占耕地建房现象,现场调查塔尔镇人民政府反映塔尔湾村村民沈某林乱占耕地建房情况,出动执法人员4人次,车辆1车次。(来源:西宁市大通县委宣传部)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