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本网专稿

【两会会客厅】

孔小玉代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建设生态宜居新海东

2022年01月22日10:10 |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小字号

2022年青海省两会召开,为体现青海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参加行使国家权力、讨论大政方针和地方重大事务的职责。人民网青海频道特邀省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围绕青海“四地”建设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总结2021年工作成果,畅谈2022年工作计划。

海东市作为青海省“东大门”,是青海对外的第一形象,生态地位尤其重要,把生态建设好、环境保护好不仅是工作问题,更是政治问题、民生问题。2021年是“十四五”生态环境工作的启航之年,2021年,海东市在生态环境方面做出了那些亮点?青海省人大代表,海东市生态环境局高级工程师孔小玉表示,海东市生态环境工作以聚焦“四地”建设,围绕打造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为统领,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环境监管等工作,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孔小玉在青海省两会现场。本人供图

2021年,海东市围绕“蓝天保卫战”,严格落实“抑尘、减煤、控车、治企、增绿”措施,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1.3%,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3.2%,下降幅度居青海省八个州地市第一。围绕“碧水保卫战”,编制完成《海东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扎实开展了湟水河入河排污口整治,深入推进29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湟水河环境综合治理,重要江河湖泊和一般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19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围绕“净土保卫战”,加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推进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开展了16家重点企业土壤和地下水隐患排查及自行监测;持续排查整治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深入开展黄河流域固体废物倾倒专项整治,全面完成了存在问题的28个点位整治,清废整治完成率达100%。

此外,2021年海东市强力推进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始终把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高站位推进、高水平整改,实行领导包案、蹲点督办、专案盯办、驻场帮扶、现场办公等措施开展精准整改、科学整改。11月底,两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的23项问题全面完成整改并通过省级销号,两轮督察期间受理的823件信访案件全部完成办理。

同时,海东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市、县联动推动祁连山南麓海东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10月底,海东市262个问题图斑,完成采坑回填覆土、采区刷坡植绿、渣堆清理平整等整改工作,38家矿山企业完成矿山采坑回填86.39万立方米、矿区覆土100.23万立方米、播撒草籽9.28万千克、种植树木129.21万棵,恢复治理面积3745.13亩,并通过省、市、县三级验收。并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专项执法、非现场执法为新型监管机制,开展湟水河流域枯水期执法检查、重点企业专项交叉检查、黄河流域“清废行动”、排污许可执法检查、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亮剑行动”等各类专项行动10余起,成功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5件,履行查封扣押案件4起、行政处罚14起,处罚金额173.2万元。

2022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高水平建设国家公园、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海东市将继续围绕“四地建设”,全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以更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努力建设青藏高原山水田园、生态绿色、宜业宜居、创新活力、城乡统筹新海东,为确保黄河安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建设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贡献海东生态环境力量。

围绕蓝天保卫战。推进大气环境网格化监管,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重点实施环境空气质量精准管控、预警预报平台建设、交通道路环境空气监测网建设、智慧化工地在线监管等项目,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围绕碧水保卫战。深化流域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深入推进重点流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持续开展黄河湟水河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整治,加强沿黄河沿线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加快推进乡镇级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加强农村水源地保护。

围绕净土保卫战。实施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行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探索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强化地下水污染协调防治。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强化生态环境监管。完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尽快实现海东智慧环保平台和省级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的互通共享,巩固整改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效,全力抓好省级环保督察、专项督察等专项行动问题整改,持续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人民网 刘沛然整理)

(责编:杨玥、张莉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