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看澜湄——2021“澜湄万里行”澜湄源首次大型全媒体直播活动成功举行

海拔4080米,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扎青乡,秋日美丽的澜沧江畔。10月17日上午,2021澜湄万里行——澜湄源首次大型全媒体直播活动在这里举行。来自几十家中外媒体的百余名记者,现场采访当地牧民、生态管护员、干部,了解澜沧江源生态保护成效、牧民生活情况。
万里澜沧江源。刘雨瑞摄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讲话时指出,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位列中国首批,成为青海省第一个国家公园。”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娄渊威说,“如此大型的直播活动在澜沧江源尚属首次,对推介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现场采访了生态管护员白玛。白玛从2019年开始成为一名生态管护员,“一人守护一座山”,每天负责捡拾垃圾、记录园区内的动植物物种等工作。白玛说:“每月工资1800元,守护家园、保护环境的同时,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杂多县县委宣传部部长更尕桑培说:“守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已经成为牧民一种自然的意识。”
江源美景。刘雨瑞摄
江源美景。刘雨瑞摄
江源美景。刘雨瑞摄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同饮一江水,共话澜湄情。直播活动还现场连线老挝、越南、缅甸等湄公河流域五国的政府工作人员、学生等。缅甸外交部官员Htuann Naung博士表示:澜湄六国经过多年合作,培养了平等、真诚、相互尊重的交流制度,希望可以一直延续下去。缅甸民族大学汉语会话与语言培训博士Dr.Htike 龙说:“中缅之间有很多相同的民族、语言、习俗与传统,为了发展和维护它们,我们之间需要进行大量对话,青年之间的交流尤为重要。”来自老挝的大学生裴丽娜说:“湄公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保护三江源是澜湄六国的共同责任。”
记者正在采访。刘雨瑞摄
准备直播。刘雨瑞摄
记者采访后与采访对象合影。刘雨瑞摄
“误入”直播现场的牦牛。刘雨瑞摄
直播活动现场还进行了藏舞表演、歌曲演唱等文艺展演。“澜沧江源天蓝水清人美,生态保护成效显著,牧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镜头和文字,把这里的好故事讲给世界听。”现场一位记者激动地说。
准备锅庄舞表演的演员。刘雨瑞摄
锅庄舞表演。刘雨瑞摄
“同饮一江水 共话澜湄情”——“2021澜湄万里行”中外媒体大型采访活动是由青海省委宣传部发起,联合云南、西藏两省区党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由人民日报青海分社、中新社青海分社共同承办的一项以行进式采访为主,配合开展学术、文化交流的对外宣传品牌活动。本届活动于10月13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启动,10月3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收官,跨越青海、西藏、云南三省,行程5000公里。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