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青海频道>>州县动态>>果洛

雪山乡牧民群众永远不会忘怀的老人

——追记果洛州玛沁县雪山乡老书记陶振华

李兴发
2021年08月09日09:04 | 来源:青海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雪山乡牧民群众永远不会忘怀的老人

哈达献给最尊敬的人。李兴发摄

1978年10月1日东雪公路建成通车,牧民骑马迎接车队。

1978年10月1日东雪公路建成通车,吉普车车队驶入雪山乡。李兴发翻拍

时任雪山公社书记的陶振华,在东雪公路建成通车典礼上讲话。

雪山乡,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北部一个海拔4200多米的人口小乡,距离玛沁县城86公里。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被称为雪山公社,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9个公社当中唯一不通公路的地方。穷、生活原始、过日子听天由命,是那个时代生活在雪山乡牧民的真实写照。

如今,站在德马高速横跨与雪山乡乡政府两侧的大桥上俯视,学校、卫生院、通讯和网络基站,以及排列有序的砖瓦房和整洁的村道尽收眼底。眼前的雪山乡已是玛沁县最富有的一个乡镇,2020年,全乡2110名牧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1.7万多元。这与半个世纪前的画面有着天壤之别。

改变的“催化剂”是一条路——东雪公路。这条全长57公里,修于天堑间、跨于湍流上的沙土公路,曾是雪山乡40多年时间里,唯一的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活的“动脉”,它的出现离不开一个人,当地人心目中的好党员、好书记——陶振华。

2014年陶振华病逝于西宁,雪山乡牧民自发为他塑了一尊半身像,静静地矗立在雪山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内,塑像两侧每一件展示的遗物是陶振华一心“为人民服务”的见证。

与天斗与地搏,

敢叫天堑变通途

在雪山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进门最显眼处,挂有绣着“革命路上永向前,千年雪山变通途”字样的锦旗。它是东雪公路1978年10月1日通车典礼上,所获锦旗原貌的复制品。对面的展柜里陈列着青海日报刊发的消息——《玛沁县九个公社实现社社通公路》的复印件。

时间回到48年前。那时的陶振华已经从抗美援朝朝鲜战场上回国,转业至玛沁县工作了13个年头。1973年9月,陶振华任雪山公社副书记。

在去雪山乡的路上,积雪漫过小腿,步行80多公里要攀近60度的斜坡,要穿过容不下两人并肩的崖壁小道……上任之路让陶振华这位曾转战朝鲜战场的老兵,领略了一番更为艰苦的“行军”。

一路上,陶振华耳朵里听到最多的是,牧民每转一次草场,都有牛羊掉入河谷,更常有幼童因失足命丧峡谷。突发疾病只有靠土药方。

当时的雪山乡,全县仅有的电器家当是两台收音机和一个老旧的喇叭。群众取暖只有牛粪,牧民身上的皮袄既是白天的衣服也是夜晚的被褥。没有路,囤积的牛羊毛皮销售不出去,外界的生活用品、药品等必需品运不进来。与世隔绝的雪山乡不是世外桃源,而是脱节于社会发展的穷山僻壤。

雪山乡当时的现状深深刺痛着陶振华的内心。要想改变现状,修路是唯一的途径。

但压力着实不小。

“游牧生活惯了,加上全县牧民基本上都是文盲,从没想过修路!”当时还是个毛头小伙的玛才老人道出现状。

“没有路,这里永远不会有发展,老百姓的日子也永远过不好。路必须修,出事儿我担责!”

1974年夏天,雪山公社党支部先后两次召开三级干部会议,作为旁听的玛才感受到了陶振华作为一名共产党干部的魄力和担当。他为民办实事的决心一传十十传百,在雪山乡牧民间传开,群众一致表决通过并决定1975年5月1日动工修路。

没有机械的协助,望着悬崖峭壁上的岩石,陶振华手把手地教40名年轻力壮的修路队员使用铁镐、铁凿。玛才所承担的任务是爆破,“手艺”师承工程兵出身的陶振华。九牛峡谷是修建东雪公路第一处需要爆破开道的地方。少则二十来米多则近百米的峭壁陡坡,陶振华腰系草绳凿点安炸药,“安全绳的扣不能单结一系了事,要用多重结系牢固;雷管装填手既要稳又要轻,导火索要确保触到位。”修路三年半,陶振华带着玛才完成了近20处开山炸崖的危险任务。

其实,修路的危险不止这些。观参沟、木隆沟弯险水急,但也是架桥的原木顺流运往架桥点阴柯河桥的必经之路。原木总会横亘在狭窄的河道造成堵塞,需要人跳进河里靠手推肩扛调整着原木的姿态。危险不仅仅是来自雪山冰川刺骨的河水导致腿抽筋后溺亡,还有急速顺流而下的原木所带来的撞击风险。每当遇到这样的险情,陶振华总是第一个跳进河里清道。七座桥的搭建都需要这样高风险的保障,翻译索智合已经记不清陶振华带过多少次这样的头。

耗时1240多个日夜,东雪公路于1978年10月1日正式通车。没有用国家一分钱,挖掘土方11万立方米、开采石方21万立方米,放炮开挖山体10余处、拉运修路木材500立方米。共动用人力3200人次,且零重大安全事故。期间陶振华一直践行着给自己定下的规矩:只要不开会就必须和牧民一起修路。也因此被当地牧民们称为“民工书记”。

上世纪80年代初,雪山乡第一台电视机通过东雪公路走进了雪山乡;90年代中期,雪山乡的虫草通过东雪公路走向市场,牧民放牧转场骑上了摩托车;到了2000年,小汽车开进了牧民家……

不曾停歇的脚,

跋山涉水走进了牧民的内心

距离总是用脚一步步缩短的,信任都是用心换心得来的。

在雪山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展柜里,一个黄绿色的军用挎包是从牧民手中收集来的陶振华的遗物。军用挎包来自雪山乡的长乃草场,距离雪山乡乡政府约有30公里。途中会经过垂直陡峭的岩壁,和三四十米深的河谷。

时隔多年,长乃草场上曾经放牧的牧户已寻不到踪影,但经常陪陶振华下帐调研的向导泽百还依稀记得1973年11月初的一天,发生在这里的一幕。

长乃草场地处半山腰,海拔达到了4500多米,是雪山乡牦牛幼崽冻死发生率最高、牛群遭受狼群袭击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牦牛是牧民的唯一生活保障。陶振华来此调研目的是寻求解决的办法。走了整整一天,风雪打湿了泽百和陶振华的棉衣,棉鞋的胶底冻得生硬,遇到坡度大的地方就得手脚并用地爬。

知道牧民生活艰苦,自带干粮下帐调研一直是陶振华的习惯。“这里真是穷得叮当响啊!”走进帐篷,牛粪打底,放上就地拾来的石板,铺上未退毛的牦牛皮,便是一张睡觉的床。泥土和石头砌成的简易火灶,是整个帐篷唯一的供暖源。

“看到不远处一块不大的风干牛肉,一小块留有刮痕的酥油,书记示意我把带的炒面分给牧户。”泽百从陶振华的眼神中感受到了来自他内心的酸楚。

帐篷外,寒风裹着大雪片没有半点要停歇的意思,牧户的儿子放牧未归,陶振华拿起手电钻出帐篷小跑去放牧点。长乃的地势随着山体沟壑纵横,一面又是陡峭的河谷,冬季的大雪天不慎滑倒就有滚入沟壑,摔入河谷受伤甚至送命的危险。牧户的儿子和十多头牦牛最终被陶振华带回来了,一个干部竟为普通牧民冒如此大的险,老牧人眼含热泪紧握着陶振华的手,嘴里反复说着“瓜真切”(藏语谢谢的意思)。

为方便日后大雪夜安全回家,临别时陶振华将装有手电筒的军用挎包,一并送给了这家牧户。

回到乡政府不到十天,陶振华便研究出了建育幼圈防寒防狼、就近预留草场专供幼崽冬季食用等办法,并在全乡推广实施。第二年,幼崽成活率从每年至少会死三分之一,变成了偶尔得病死一两只。

在任6年时间,雪山乡1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每一处都留下过陶振华的足迹。300户牧民家的帐篷,都曾有过陶振华的身影。下帐调研之路就是一趟倾尽全力为民解忧的行程。

今年21岁的俄智措,听妈妈讲过陶振华和她姥姥之间的一段往事。40多年前,俄智措姥姥咳嗽不断并伴有咳血的症状引起了陶振华的注意,“按现在来说应该属于肺结核之类的传染病,但他并不回避反倒是急着了解病情。”

“每次去县上开完会都会带些止咳药送来。”跟他共过事的老人说,“乡上无正规卫生院,陶振华打过很多次报告,每次开会都要求配备医疗设备,派专业医务人员驻乡改善医疗条件……”

1979年,陶振华调任玛沁县委副书记,许多牧民每逢春节都会带着礼物去给陶振华拜年。面对送来的礼物,陶振华总是那句话:“来我这儿没必要非选过年过节,更不要带什么礼品,要带就带些你们日子越过越好的喜讯来。”

今年清明节前夕,雪山乡组织党员干部及生态管护员,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举行了一场以奉献为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雪山乡党委书记刘成财为陶振华报上了一条条喜讯:

“老书记,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生态养殖合作社,畜牧业发展更科学高效。”

“乡卫生院拥有了做B超、血液常规检查等能力,做到了小病不出乡大病早发现。”

……

一个党员,

就是一颗可以燎原的火种

陶振华留给雪山乡牧民群众的,除了一颗为民解忧的赤子之心,还有就是坚定跟党走、心系老百姓的情。

在雪山乡阴柯河村住着一户人家,牧户才桑今年64岁,是雪山乡第一批民兵之一,也是雪山乡入党浪潮的见证者、参与者之一。他学会的第一批汉字是“共产党”“劳动人民”,首批会唱的汉语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学习雷锋好榜样》。40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跑早操、整理内务、看书学习的习惯。不仅如此,还把儿子培养成了雪山乡第二代民兵,如今依旧带着孙子孙女练队列出早操。一家人的生活有点儿半军事化的味道,思想和作风以入党条件为标准,“跟党走”的信念在他家一代传着一代。

才桑从一个牧民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改变的历程与陶振华分不开。1977年随着东雪公路修建进程,到达了4500米的贡垭口,雪山乡民兵连要完成修路、执勤、训练等任务,所面临的困难也在加大。

“真不如放牛自在……”才桑打起了退堂鼓,同连兵达尕布、那布也开始动摇。

负责后勤保障的雪山乡党委副书记秋保送来了一麻袋牛肉。那点肉对于40多人的修路队来说,也就是一两顿就吃完的事儿。当时的才桑三人只顾着自个儿填饱肚子,忽略了执勤任务,没有在意崖壁上松动的岩石。岩石滑落大小石块飞向人群,慌乱中有人险些掉入河谷。

闻讯赶来的陶振华怒了,“你们的职责是吃吗?”才桑发现陶振华嘴角和衣领上还残留着炒面渣。“他没去吃肉而是拿自己仅存的一点儿炒面充饥。”这让才桑失去了向陶振华顶嘴找借口的勇气。傍晚收工,才桑三人在僻静地方找到了还没消气的陶振华,“乡亲们为什么凑来一袋肉给你们吃,不就是因为你们在为全乡人做贡献。民兵也是兵,遇到困难要先想着群众。而你们呢?不仅只顾着自己还擅离职守,无组织无纪律。”陶振华语重心长地对才桑说。

有一年,玛沁县下大武乡发生罕见的大雪灾,雪山乡民兵连接到运送救灾物资的任务,才桑三人从修路前线调回随队执行任务。折德垭口是通往下大武乡的必经之路,积雪最深处有齐腰深,寒风裹挟着大雪,连牦牛都有些畏惧不肯前行。有了在贡垭口失职挨批的教训,面对民兵连里出现的“要不等雪停了再走”“大雪都把山封了还是回去吧”等想法,才桑三人一边做着其他人的思想工作,一边带头唱起了《学习雷锋好榜样》激励着队员。

近四个小时艰难跋涉,救灾物资安全送达了下大武乡。烤了烤冻得硬邦邦的皮袄和裤子,雪山乡民兵连并没有按计划返回,而是在才桑三人的带领下参与到了救灾当中,随后的一封表扬信让陶振华倍感欣慰。此后乡党委直接领导的民兵连,成为了雪山乡维持治安、参与各类救灾、投身基础建设的中坚力量,并影响着牧民群众思想,激发着牧民们踊跃入党的激情。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党员就是一颗火种。雪山乡的党员从起初的7个人发展到近百人,能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当地牧民无上的光荣。

(责编:杨玥、刘沛然)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