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东美一村里青绣产业正红火

2020年06月24日16:34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素卜乌儿拉呦……”刚走进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美一村青绣艺术帮妇乐生产基地,就听见土族歌曲《素卜乌拉》悠扬的曲调。循着歌声走进房间,四五个土族绣娘正唱得高兴。欢声笑语中,一朵朵用平绣针法绣成的花,在她们指尖盛开。

建起这个基地的人叫吉晓玲,是美一村长大的土族姑娘。“以前,绣娘们绣的东西卖不上钱,别人也不懂珍惜,我的目标就是让客户买回去以后像奢侈品一样珍惜我们的绣品。”2013年,吉晓玲在美一村建立起青绣艺术帮妇乐生产基地,致力于弘扬民族特色文化,帮助绣娘们增收致富。该生产基地建在农家院“临津居”里面,游客来到农家院吃农家饭、睡农家炕,还可以看到青绣绣品产生的过程。

建起生产基地后,吉晓玲招纳各村有能力的人任“班长”,再由“班长”挖掘本村绣娘。现在,三川地区在吉晓玲的生产基地做绣品的绣娘已达200人。“没有品牌是不行的,必须要打造一个响亮的青绣品牌。”带着这种决心,吉晓玲用土语“达尼坤”做品牌名。“达尼坤”意为我们的人,而这些人,就是绣娘们。吉晓玲的初心,就是让绣娘和身边的人不再受没钱的苦,利用青绣文化撬动家乡的旅游业蓬勃发展。

“我上初二的时候家里很困难,一个学期都快结束了,我的学费还没交,就蹲在墙角哭。”吉晓玲说,那一年,她的学费由村委会主任帮她交了,但上完初二,她就辍学在家。此后,在亲戚的帮助下,她开始在西宁市学习画画。1996年,吉晓玲去中央美术学院进修。进修的这两年,她的知识储备量增多,人脉关系也进一步扩大。

1998年以后,吉晓玲一直在陕西省西安市工作,攒下了人生“第一桶金”。这期间,她每次回家总会发现,在民和县,许多土族姑娘从小就会绣东西,从鞋垫到香包,从小东西到大物件,绣娘们的双手始终离不开土地和绣样。但绣品价值不高,也卖不出去。2013年,她回到了家乡,将目光聚焦到土族传统的绣品上,并建立了青绣生产基地。

“以前一直是做好绣品去街上卖,卖的人太多了,挣不上钱。我来这里一年时间,每个月能挣1000到2000元,还能做好家里的琐碎事。”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鲍五子梅的脚关节和手关节异常肿大,做不得苦活、重活,被鉴定为四级肢体残疾,只有做绣品时,她的手还能使上劲。来到吉晓玲这里做绣品,除了能挣钱,鲍五子梅还得到了一套免费的土族服饰。“有的绣娘一辈子的愿望就是做一套土族服装,但是没钱,所以我就给贫困户和残疾人免费做一套。”吉晓玲说。

吉生元从小看着吉晓玲长大,在他眼里,吉晓玲一直都是家族里女孩子们的榜样。以往的29年间,吉生元都在玉树藏族自治州一带做彩绘,收入不错,但离家远、生活环境不适应等因素让他每时每刻都想回家。直到侄女吉晓玲建起了青绣基地,他就来这里画画,月收入在4000元上下,家和亲人就在身边,圆了他一直想回家的梦想,也没有耽误挣钱。

“绣娘们绣一片是10块钱,一个人一天平均能绣10片,还能带回家绣,绣完了‘班长’会回收,针、线、布、画都不用绣娘操心。”吉晓玲表示,经过几年的运营发展,她的生产基地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产业链。绣娘们出绣品,公司进行回收和包装,并在线上线下同时销售。现如今,她的青绣艺术馆在西宁市区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湟中区都有分馆。

回收绣娘们的绣品后,吉晓玲将一片片布、一朵朵花进行组装,装上药材、香料,串上蜜蜡、南红,小小绣品的价值陡然上升。今年端午节,吉晓玲特意推出了“护佑星”香包,给祖国“表白”。吉晓玲表示,“护佑星”中间一颗五角星代表祖国,旁边是格桑花,代表绣娘,香包做成了苹果的样子,意为平平安安,想借“护佑星”祝祖国繁荣昌盛。(来源:海东时报 李晓娟)

(责编:陈明菊、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