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品中的河湟文化记忆

何 汀

2020年06月19日09:48  来源:青海日报
 

  河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河湟文化呈现在小小的邮品中,随着万千信件包裹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也把河湟文化传递到了四面八方。那一本本河湟文化的邮册,一张张邮票、小型张、明信片、首日封向人们展示出河湟文化发展的脉络,方寸之间自然景色、诗词绘画、远古陶器向人们讲述着河湟文化的悠久与灿烂。

  明信片带去贵德梨花香

  “梨花似雪柳如烟,莺啭燕啼杂管弦。已到桃园绝胜处,何须再去问渔船。” 贵德已故文化名人张荫西先生在《春游》一诗里这样赞美盛开在他家乡的梨花。

  仲春时节,贵德县城内沉寂一年的梨树,虬枝上绿茸茸的花萼托着密如繁星的花蕾,只待一场春雨,千万株盛开在大大小小的村落、农家小院的梨花就将迎来一场盛大的开放,这种“占断天下白,压尽人间花”的气势深深震撼了赵利平的心。

  梨花盛开的日子,贵德县民众迎来一年当中最美好的季节,褪去寒冬的萧瑟,美好的春光中素雅洁白的梨花,飘散出淡淡的香气,赏花观花,如潮的人流在这个不大的县城往来穿梭,然而热闹过去一切又归于平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游客来了很震撼,走了很遗憾。”赵利平这样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

  20世纪80年代,20岁的赵利平从青海省邮电学校毕业分配到贵德县邮电局(贵德县邮政局的前身)参加工作。邮电局人少工作多,赵利平与其他工作人员一样都是身兼数职。在担任业务指导员期间,赵利平坐着一辆俗称“边三轮”的摩托车跑遍了贵德县境内的所有乡镇和大部分村庄。自小就喜欢历史、地理的赵利平不禁被清清的黄河水、鬼斧神工的雅丹地貌等自然景观所吸引,更被明清古建筑遗存玉皇阁“仙阁插云”的气势所折服。

  贵德位于青海境内黄河上游的谷地中,光热条件好,适宜发展农业,清澈的黄河水浇灌出了沃野田畴,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称。自古以来,这里就是联络汉地与藏地的要冲、屯垦戍边的重地。贵德城丹山拱卫、碧水环绕,自古以来,中原文化与藏地文化的相融同辉,让这里的文化更显瑰丽奇绝。

  20世纪90年代末,首届梨花艺术节在贵德县举办,时任海南藏族自治州邮电局副局长的赵利平以东道主的身份热情迎接着八方来客。节会期间人声鼎沸,花期过后人去楼空之际,他的内心不免怅然若失——梨花节上没有一件像样的收藏品和宣传品。那时,邮品受到人们的推崇,就像现在的人们到某地旅游时喜欢拍照转发朋友圈一样,那时的人们每到一地旅游,也喜欢在首日封、明信片上加盖纪念邮戳、日戳,而明信片因其精美的印刷、便捷的传递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如何开发出一种展现贵德历史和人文特色的明信片,借助游客的手将梨花节宣传介绍出去,赵利平陷入沉思。

  1999年邮电分营,担任海南州邮政局副局长并主持日常工作的赵利平在征得贵德县委、县政府的同意和支持后,找到省邮政公司下属的邮资票品局,时任局长李正乾与赵利平的想法不谋而合。

  李正乾迅速召集设计人员开会、研究,大家选定了最能代表贵德特色的梨花作为设计主题。信心倍增的赵利平立即返回州上组织人员搜集整理素材。很快,100多张与梨花有关的摄影作品、诗词、文字资料交到李正乾手中。李正乾安排设计人员进行挑选设计,不久两张以梨花为大背景,将玉皇阁建筑置于其中的景中景明信片就设计出来了,经过梨花节组委会认可,再经过国家邮政局批准,这套编号QGP-1(2-1)(2-2)每张价格0.60元的明信片面世,并成为青海邮政部门自行设计、发行的首套邮资明信片。

  根据当时在海南州邮政局担任运营部主任的邢超菊回忆,在1999年4月20日第二届“梨花艺术节”开幕这一天,邮政局在玉皇阁等景点都设置了流动服务点,一万套印刷精美的明信片成为节会上的一大卖点,人们争相排队购买、填写地址、盖上邮戳、投入绿色邮筒,贵德梨花的芳香随着精心设计的明信片飘向远方。

  2001年,第四届“梨花艺术节”如期举行。梨花节上广大游客再一次被装帧精美、设计独特的八连体明信片所吸引。沸泉冬温、黄河春涨、龙池灵湫、羊峡古碑、南海溪声、东山烟雨、玉阁插云、素古积雪,一套“贵德古八景”连体明信片不仅将贵德风景名胜囊括其中,还让人们欣赏到了精美的古代绘画。

  八连体明信片的发行,也引起了省内同行的关注,许多州、地、市邮政局都派人到梨花节会上参观、取经。作为一名古诗词爱好者,时年25岁的牛文华也挤在抢购的人群中,如今已担任贵德县政协秘书长的他回忆说:“我出生在贵德,特别喜欢张荫西先生的古八景诗。本来梨花节开幕那天只是去随便逛逛,一看到古八景明信片,立刻就被吸引住了。我买了好几套,盖上邮戳寄给了大学的同窗好友,想让他们欣赏到我家乡梨花盛开时‘一夜雕成万树花’的胜景。”

  赵利平说,把玉皇阁内的壁画搬上明信片,这在当时也是无奈之举。已连续出了两届梨花节明信片后,赵利平计划用摄影作品的形式把贵德古八景呈现在明信片上,然而当李正乾带领设计人员在贵德境内奔波行走之后发现,曾经的八景早已是旧貌难寻,以羊峡古碑为例,在修建水电站时就已被淹没;东山烟雨、龙王池限于当时的条件没有路,无法到现场进行拍摄。怎么办?正当大家愁眉不展之际,赵利平眼前一亮,一帧置于他书桌上的小屏风给他带来了灵感,屏风上古代绘画气韵生动、画尽意在,何不就地取材,将贵德古建筑玉皇阁内的古八景壁画翻拍下来,再采用装裱的形式将八个景观图当成八幅画一样装裱起来,这样展开明信片每一幅画都能独立成篇,合起来又是一张明信片的大小。

  赵利平和李正乾当初就是想把明信片作为一个载体,借助梨花艺术节把贵德的历史和文化传播出去。“没想到就是这套明信片,成就了河湟文化邮品上的第一个八连体明信片。”不经意间创造出河湟文化邮品上两个第一的赵利平和李正乾回忆起这件事感慨万千。

  走上“国家名片”的《塔尔寺》

  方寸天地间,纵横数千年;人文通古今,色彩多斑斓。邮票的出现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邮票是由国家发行的一种邮资凭证,票面上的铭记会显示出邮票发行国的信息,是国家形象的代表,所以邮票又被称为“国家名片”。也因为邮票的特殊性,所以邮票大多由名家设计。

  40年前,画坛泰斗黄永玉画下了一只活灵活现的猴子,这枚由原邮电部邮票发行局总设计师邵柏林设计的中国首枚猴票,如今已成为中国集邮的标志性藏品,同时也是集邮市场的风向标。

  “说起邵柏林,他跟青海地方题材的第一套邮票《塔尔寺》还有一段渊源。”李正乾说。1995年,随着邮票发行体制的改革,可以由各省申报地方选题,青海选择了《塔尔寺》作为第一套青海题材的邮票,很快《塔尔寺》被列入了当年的邮票发行计划,当时的设计师就是邵柏林。

  塔尔寺位于西宁市区西南方约30公里的一个山谷中,这里因为诞生了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宗喀巴而闻名于世。建寺六百多年来,这里高僧大德辈出,壁画、堆绣、酥油花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至今仍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

  为了设计这套邮票,已过花甲之年的邵柏林来到青海,脖子上挂着照相机、肩膀上背着画夹,他用镜头和手中的画笔记录着青海的山川湖泊、草地星空。他多次对大家谈起这套邮票的设计方案:“要大量用金,并且要解决好以往邮票中用金发乌的问题。”因为限于当时国内的工艺条件,这套邮票一直没出,后来邮电分营,整个单位都忙于体制改革,再加上邵柏林退休,这套邮票被搁浅了。

  一晃几年过去了,当时担任省邮政局局长的秦伟时找到国家邮政局,他迫切地对上级领导说:“新中国成立50年了,20世纪就要过去了,青海地方题材的邮票连一套都没有出过,不能让青海带着遗憾走入21世纪。”

  秦伟时的话打动了国家邮政局的领导,打动了邮票设计印制部门的相关人员, 1999年6月,邵柏林的学生、设计师王虎鸣来到青海,接手了塔尔寺邮票题材的设计。当时的王虎鸣虽然只有37岁,但从事邮票设计工作已有十余个年头,由他设计的《中国大龙邮票发行110周年》(小型张)在业界备受关注。王虎鸣深知邵柏林对他寄予的厚望,四次青海之行,王虎鸣拿出了这套邮票的图稿并获得了通过。

  这套邮票展示了塔尔寺的如意宝塔、大金瓦殿、大经堂、班禅行宫四处建筑。塔尔寺整个寺院建筑以宫殿式建筑与平顶式建筑相结合,完美地融合了藏汉两种艺术风格。特种邮票《塔尔寺》的面世,实现了青海地方题材邮票零的突破。

  青海省集邮协会秘书长刘德锦对第一次见到王虎鸣时的情景记忆犹新。20世纪90年代末,在西宁市邮政局从事宣传工作的刘德锦,受邮迷委托,想求得王虎鸣签名。当他七拐八拐找到王虎鸣后,年轻的设计师爽快地在每一张明信片上签了字。

  回忆起《塔尔寺》邮票首发式的场景,刘德锦说:“因为是青海第一套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首发式当天,省邮政局特意在西宁市体育馆北广场上设置了签名席,由王虎鸣进行现场签售。为了得到一套设计者亲手签名的邮票,热情的邮迷排起长队,把体育馆围起了大半圈。”王虎鸣的积极性也非常高,签售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14时,12支水彩笔几乎被用完。吃午饭时,刘德锦又一次与王虎鸣近距离接触,两人从青海小吃、风俗谈到邮票设计,这次《塔尔寺》邮票的设计不但让两个年轻人熟络起来,也让王虎鸣与青海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如今担任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邮票印制局副总设计师的王虎鸣,对于青海题材邮品的设计都会积极参与并予以支持。

  邮票中的青海彩陶

  “森林变成了光秃秃的浅山,河床变成了高高的台地,雨水冲垮了山上的古墓葬,于是,顺着小沟,彩陶流成了河……真的,在湟水河流域,古老的彩陶流成了河。”作家张承志在《北方的河》中对柳湾山水和彩陶的描述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然而当这段话经过一个年轻的馆员饱含深情地背诵后,我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

  那还是四五年前的事了,正午时分,为了躲避火辣辣的太阳,我和同伴来到了柳湾彩陶博物馆,一个瘦高个的男青年从门房出来,听说我们是报社的,他没收门票就放我们进去了,不知是因为中午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整个博物馆只有我们两人。不一会儿,男青年过来主动要求给我们当讲解员。

  在二楼的陈列大厅,整个一层的彩陶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此时谈兴正浓的青年背诵了张承志的这段话,这令我们感到惊奇,从男青年的外貌来看,他可能不是一个专业讲解员,至于他是不是门卫,我们也没好意思问,倒是他对彩陶的热情一直深深感染着我。在一个被玻璃罩子罩着的彩陶前,他说你们仔细看看这个镇馆之宝,接着他颇为自豪地说:“这个彩陶是上了邮票的”。时隔几年,我已经忘记了男青年当时的讲解,但我从此记住了一件事,那就是柳湾彩陶博物馆中有一个彩陶是上了邮票的。

  今年3月20日,在老邮政人汪涛安家中,记者第一次见到了这枚彩陶邮票,这是一枚1990年4月10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志号T.149(4-4)的特种邮票,票面价值50分,邮票的设计者为王虎鸣。据汪涛安介绍:这套邮票当时一共发行了4枚,分别选取中国彩陶最繁盛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典型彩陶作为票面主体,图案底色以白色为主,下部略显淡曙青色,衬托出了彩陶的形状、质感、光线、花纹。这套邮票的第4枚即珍藏于柳湾彩陶博物馆内的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神人纹样陶壶,画面中,颇似农神、谷神的神人纹呈双臂上扬状,并于其四周装饰有稷黍类种子,生动地反映了当时河湟地区农业的发展。与这套邮票一起发行的还有首日封,因为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因最早发现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厂塬而得名,再加上邮票中的这个陶罐也是从民和出土的,邮票发行当日,汪涛安专门到民和为首日封盖上了邮戳。

  现年57岁曾在邮政系统从事过教师、人事和办公室工作的汪涛安,20世纪80年代初热爱上了集邮,退休后,更是热情百倍地投入到邮品的分类整理工作中。自2016年以来他连续参加中华全国集邮展览,并获得各类奖项,2018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颁发给汪涛安国家级邮展征集员证书,2019年汪涛安担任中华全国图画明信片集邮展览见习评审。走进汪涛安的家,捧读一本本有关河湟文化的邮品,不禁被他这些年的辛苦付出所感动,收藏邮品不止需要细致和耐心,更要有独到的眼光,这些年他将一届届邮政人退休、调离后弃之不要的书籍、资料小心翼翼地收集保存了下来,而这也成就了他日后的收藏整理之路。

  仅以柳湾彩陶为例,汪涛安从1990年国家邮电部发行邮票、首日封,再到十年后国家邮政局发行《牡丹》邮资片加印乐都风光片,2002年青海邮政广告公司发行《马踏飞燕》邮资门票,2004年发行柳湾彩陶博物馆开馆纪念封,以及20年后发行的《青海湖》邮资片,2011年青海邮政发行的柳湾个性化邮票,2012年《青海湖》邮资门票上的柳湾彩陶博物馆馆外全貌,直到2014年发行的《青海湖》邮资门票,9种与柳湾彩陶题材有关的邮品都被他精心保存下来。

  汪涛安说:“多年来邮政部门对柳湾邮品的系列开发是对河湟文化最典型的宣传,仅各类邮品中彩陶图案就有20多种,博物馆的内景和外貌在邮品中也都有反映。”他在办公室搞接待工作的那些年,每年都要带客人去彩陶博物馆参观,迎来送往中,这条线路他走了许多年,如今回想起这些,更加让他对彩陶系列邮品爱不释手。

  彩陶是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创造的生活用具,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柳湾出土的彩陶无论是数量还是艺术价值,在世界文化遗产史中都是屈指可数的。

  打开一本本河湟文化邮册,犹如打开一个个记忆的闸门,流金岁月,曾经崭新发光的邮品,已渐渐泛出了黄色,那是时间沉淀出的色彩、是岁月留下的印痕。这些邮品不仅仅承载着河湟文化的前世、今生,还见证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通过河湟邮品上的数个第一,我们感受着老一辈邮政人走过的道路;通过当年河湟邮品的寄递,我们感受着亲人与朋友之间爱的传递。河湟邮品唤起的不仅仅是人们对往昔时光的留恋,更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收藏一枚邮品,犹如珍藏起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

(责编:陈明菊、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