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勤劳创业当上小老板

尹耀增

2020年06月19日09:45  来源:青海日报
 

  “我们村有一个靠自己双手勤奋打拼摆脱贫困当上小老板的人,我带你们去看看?”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切察村第一书记徐迎军对记者说道。

  在徐迎军的带领下,车子在大草原上颠簸了好一阵后我们来到了切察村牧民周太加的家中。周太加正在忙着给牛喂食,60多头健壮的小牛犊正在享受着美味,而这正是脱贫攻坚带给他的幸福红利。

  走进周太加家中,房间收拾得井井有条,干净利索,崭新的家具和现代化的家电一应俱全。“得益于党的扶贫政策,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周太加分享着自己的喜悦。

  周太加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奋,用实干和汗水改变了自己贫困的生活。

  39岁的周太加,黝黑淳朴的脸上总是带着笑容,从小放牧长大的他没什么文化,但他头脑灵活,思想超前,想法多,敢想敢干。短短几年时间,周太加从家徒四壁的贫困户变成了一个涉及多种产业的小老板。谈及感受,他笑得合不拢嘴:“感谢国家的扶贫政策,让我过上了现在的好日子。”

  2015年之前,周太加的全部家当只有8头牦牛,日子过得很心酸,再加上妻子和他离婚,留下了两个孩子。看着两个需要照顾的小孩,周太加真的想大哭一场,但生活的艰辛没有压倒这位坚强的藏族汉子,他擦干眼泪,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天地。”

  同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到了切察村草原,周太加一家被识别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抓住机会,利用村里的互助资金搞起了牛羊养殖。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牛羊养殖,周太加不仅成功脱贫,还清了贷款,而且养殖的牛也增加至60头,羊也有31只,今年他还买了小轿车和拉饲料的农用车,这小日子直奔小康了。

  虽如此,周太加并没有因此产生“等、靠、要”的想法,他依靠国家的扶持和自身的努力,不断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周太加从小就有学习一门手艺的梦想,他想成为一名电焊工。因此,早在10年前他就参加过农牧民电焊工创业培训,从那时起他就想开一家自己的电焊铺,但梦想一直都未能实现。2015年妻子的离开对他打击很大,他就想着把学习的电焊技术重新捡起来,好好干出一番事业。

  在开电焊铺之前,他先去了刚察县热水工业园区的电焊铺当了两年学徒,两年后用打工挣来的4万元和4.7万元贷款在工业园区开起了自己的电焊铺。但是,万事开头难,电焊铺刚开始的经营并不顺畅,生意很少,面对遇到的种种问题,周太加坚信,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来,就能把事情干好。

  看着工业园区的电焊铺越来越多,周太加就想着把铺子搬到镇上去。说干就干,2018年11月,周太加在哈尔盖镇租下一间铺面,把电焊铺开到了镇上。“开电焊铺,没赔钱,去年赚了一万多元。”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周太加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周太加并没有止步于此。扩大养殖规模,新建一座饲料加工厂成了他下一步的发展目标。于是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周太加的饲料加工厂和牛羊养殖场也在去年底创办起来了,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大起色。

  付出总有回报,在周太加的教导下,两个孩子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去年,女儿多杰彭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青海班读高中,儿子加合多杰也在刚察县民族中学读初中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党和政府给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现在我腰包鼓了,干起活来也格外有劲儿。”周太加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成功脱贫致富的周太加没有忘记家乡父老,这几年他想得最多的是走脱贫致富路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而是全村牧民共同致富。有了这样的想法,他经常鼓励村民跟他学习养殖经验和电焊技术。

  如今的周太加开着小轿车,经营着电焊铺,办起了饲料加工厂,搞起了养殖业,还在镇上买了房子,小日子是越过越红火了。

  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2015年前,我们家的人均收入2000元,如今我家的人均收入已经是3万多元,这比以前翻了好几倍,现在我有固定资产60万元,流动资金30万元,今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搞一个家庭牧场,收购100头牛、三四匹赛马,带动更多乡亲一起致富。”

(责编:陈明菊、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