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是永恒的主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中,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与基层群众结对子、认亲戚,以多种形式帮贫救困、团结民心,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植根于各族干部群众心田,真正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格尔木市依托市、城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体系,以民族团结“十二进”活动为统领,通过举办专题辅导讲座、民族团结大讲堂、主题培训班以及开展民族传统竞技活动、广场文艺汇演等各种形式,切实将“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等思想和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方针送到各族干部群众的身边,让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甜蜜地拥抱在一起,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这些年,格尔木市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抓手,着力改善民生,不断加大民生领域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民生投入占比始终保持在全市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这些民生支出项目涉及到义务教育补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健康体检服务、城乡医疗救助支出、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等方方面面,通过一系列“民生工程”实施,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与此同时,格尔木市积极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规范化,把这项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及时研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大问题,完善工作措施和部署。制定方案,建立健全机制,全面实行“一把手”全权负责制和责任倒查制,有效保障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了让民族团结的种子植根于各族干部群众心田,格尔木市努力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创建活动长效化,并针对不同领域制定个性工作实施方案,以“平安格尔木”建设为抓手,不断健全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强化全面小康同步、精神家园同建、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向等“六同工程”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和专题辅导讲座等,大力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成果开花结果。
格尔木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团结工作的根本前提是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团结民心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作为一条生命线贯穿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方面,切实增强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合力,让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