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一场细雨过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巴音河岸杨柳迎风、劲松挺拔,翠鸟鸣啭不绝于耳。
巴音河穿城而过,当地人便以巴音河为界,将德令哈市一分为二,称为河东和河西,这样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为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的河湖生态景色,2017年德令哈市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实行“一河(湖)库一策”制度,为河湖建档,建立“一河(湖)库一档”, 创新“河长制+”工作机制。当年投入70余万元建设“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开设德令哈市“河长制”微信公众号,及时收集河湖水资源、水功能区、水源地、水域岸线、水生态、水环境等信息,及时发布工作推进情况。
与此同时,围绕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6大核心任务,制定德令哈市河长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河(湖)库日常监管巡查制度等11项制度,分级签订“河(湖)长制”目标管理责任书。
2018年,海西州拨付9000万元支持巴音河河道(德令哈市区段)治理工程,治理河道长度达16.93公里。清障、控污、增湿、清淤、绿岸等多措并举,提高了城市防洪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城市绿地、水域面积,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使巴音河成为连接河东和河西的一条亮丽风景线。
为持续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德令哈市着力统筹推进河湖泊管理范围划定,将河湖泊及其生态缓冲带划为优先保护区,严禁以任何形式围垦湖泊、违法占用湖泊水域。在重点河(湖)库实行功能区划制度,禁止在河(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范围建设任何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工程项目。对湖泊周边人口相对密集、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的湖泊,实行岸线分区管理,合理划分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可开发利用区,控制开发利用强度,最大程度保持湖泊岸线自然形态。对处于无人区或者周围人口密度低、属自然状态的湖泊,保持岸线原始形态。
记者沿着巴音河绿道岸边漫步,河川秀美,景色宜人,不时几只野生水鸟奋力展翅,在水面上划过一道道清亮的涟漪。“天气热了,河道边的树又绿了,我家离河边不远,每天吃完晚饭,我和老伴儿过来散散步,特别舒服。”家住巴音河附近的市民徐有章说到。
天色渐暗,巴音河岸两边的路灯亮了起来,巴音河大桥上华灯齐放,潺潺的河水倒映着五彩的灯影,显得格外美丽。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