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以来,“绿电三江源”百日系列活动在青海全省启动,根据位于三江源核心区的泽库、河南两县实际,国网黄化供电公司制定了活动方案:其一,对河南、泽库居民客户每天减免一度电,惠及居民客户2.52万户,预计减免居民用电量252万千瓦时,减免居民客户电费支出95.03万元;其二,对其他用电客户每度电降低2分钱,将为一般工商业、大工业、农业用电等0.4万客户减少电费支出62.49万元。
在黄南,推进“绿电”行动显得更为轻松,国网黄化供电公司联合各地政府推动的绿电建设和电能替代项目,早已在黄南丰饶的土地上践行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如今,行走在黄南的田野和牧场上,我们看到,一处处光伏电站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个个烧煤锅炉被电锅炉替代,牧人用上了电灶,农民习惯了电热炕……
“这是由政府投资建设的第一个并网并实现收益分红的村级联村光伏扶贫电站,只要阳光充足,就能通过发电赚钱,牧民还能有另外一份收入。”5月17日,在国网青海电力“金色热贡·河南共产党员服务队”对河南县村级光伏扶贫电站10千伏上网线路进行巡查的路上,同行的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宁木特镇副镇长马乃吉如是说。
“河南蒙旗”地处三江源核心区九曲黄河第一弯南端,境内大小河流遍布,天然林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在青海省生态文明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持续脱贫致富取得“双赢”,河南县将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凭着地域海拔高、光照时间长,地广人稀等特点,经过多方考察,因地制宜发展联村光伏扶贫项目,为蒙旗牧人持续脱贫创造了新的机遇。
河南县村级联村光伏扶贫电站是黄南州首个并网的村级联村光伏扶贫电站,项目规模为5.3兆瓦,总投资4056万元。由于项目缺少与其匹配的电力设施,国网青海黄化供电公司投资271.8万元,建设了配套电网设施,助力光伏按期上网,牧民早日收益。
“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已经成了我们的“绿色银行”,光去年,发电量就达到了895万千瓦时,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在一个月前举行的河南县“十三五”村级光伏扶贫项目收益分红仪式上,村里分得10万元光伏发电红利,优干宁镇荷日恒村支部书记斗格杰喜悦之情映在脸上。
河南县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时间约2642.7小时,按满负荷运行发电量计算,全年将达895万千瓦时,预计年收益达200万元以上。
光伏电站的发展和电能替代的推进,既让“纯境河南”更纯净,又让蒙旗牧民鼓了腰包。一组数据预计:在未来20年内,河南县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将为河南县带来约1.1亿元的收益,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37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342吨,减少大气污染物气体硫化物、氮化物约64.36吨。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