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北区:“十三五”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2020年06月09日18:12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十三五”以来,西宁市城北区围绕“一核两廊四区”绿色发展中向好,发展层次不断提升,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发展成果更多惠民,在建设创业创新高地、生态宜居城区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5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59%,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7.64%,部分指标增长高于省市平均水平,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全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15年的0.7:65.4:33.9调整为2018年的0.4: 56.0:43.6,结构进一步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建立了“僵尸企业”数据库,清理青海惠安金属门窗有限公司等395户“僵尸企业”,顺利完成西宁特钢50万吨钢铁减压任务,增加特种钢、优质钢等中高端产品供给。采取政府购买房源、存量房安置、货币化安置等方式化解房产库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重达到50%左右。依托青海朝阳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围绕朝阳物流园区改造和北山市场搬迁,推动朝阳高端生活资料物流园转型升级。

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先后建成10个种植园区,扶持发展42家专业合作社,全区温室保有量达到4632栋,基本形成了集观光、采摘、休闲、体验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陶北村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晋家湾村农家乐经济壮大到25家,宋家寨特色面食文化及民俗产品服务链不断延伸。

工业发展态势较为稳定。设立企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发放面向工业企业奖补稳扶资金共计350万元;西宁特钢大棒联合探伤线技术升级改造等5个工业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实施干熄焦发电、中水制备软水等省级节能节水等项目,实施科技创新项目32项,争取科技创新补助280万元,有效促进了企业生产发展,工业经济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

服务业发展提档升级。国太时代广场、碧桂园地产、中海地产、红星美凯龙(西宁)家居生活广场等项目招商落实以及万佳家博园、青海物产集团电子商务平台、新华百货、北杏园维也纳国际酒店、民惠小区商业体、朝阳华德美食城、威隆地产缤果广场、金座尚客等相继建成,丰富了全区消费业态,商贸服务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青海朝阳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及公共服务平台、海e购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等8个项目1046万元专项资金落实,带动10183.7万元社会资金投入。电子商务得到蓬勃发展,“众创”示范基地、大熊星座教育中心及京东E汽车后服务市场等社会化孵化器建设加快。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融合2018年,全区旅游人数达到24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2.4亿元。(来源:西宁市城北区委宣传部 范生栋)

(责编:陈明菊、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