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格尔木6月9日电 (杨阳 李莎莎)湖平水阔,天蓝如海,近年来,格尔木持续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打造绿水青山,换来了一座座换不走的“金山银山”。
昆仑山大峡谷,察尔汗盐湖、“青海马尔代夫”……一个个自然优美的网红打卡圣地正是格尔木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真实写照。
天蓝、山青、水秀、树绿、花美……良好的自然风光,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环保铁军”的接力奉献。多年来,格尔木市树牢生态环保理念,补齐生态环保工作短板,努力实现基础设施配套优、资源利用效率高、生态环境成本低、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紧紧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做好一篇高原生态绿色文章。
从树立环保理念到创新环保工作,格尔木市深度践行“抓生态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突出问题为重点,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目标,切实加强环境执法和监督管理,多措并举,让格尔木的山更绿、水更清。
格尔木市上下坚定不移地紧跟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振奋精神焕发活力,始终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总抓手,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制定《格尔木市污染物减排计划及任务分解书》,为圆满完成年度污染减排任务提供了支撑;通过推进清洁生产,深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等举措,营造了清新怡人的大气环境;开展改造工程、修复湿地、整治污水,确保群众的生命之源清澈的涌动;加大土壤污染与重金属污染治理力度,推进生态环境向着更高水平管理成效进发,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态环境短板。
自2011年以来,格尔木市先后开展各类环保执法专项行动35次,检查各类企业2171家,出动人员6079人次,跑好了企业治理的接力赛。不断加大投入,挥写精准治理污染的锦绣篇章,2013年以来,累计投入1.35亿元,开展了煤改气、环境保护监测能力建设、环境保护规划现状调查与评估等一系列重大项目。淘汰燃煤锅炉447蒸吨,城市扬尘治理“6个100%”全部实现,机动车尾气检测联网率达100%。2016-2019年,全市空气优良率平均达到88.9%,PM2.5较2015年下降30%。创新“河长制+”工作模式,初步实现水环境治理线上线下、部门联动、全员参与,经检测,河西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为100%,全市无劣Ⅴ类水质断面。
同时,加大重金属污染防治力度,分别从污染源治理、废弃物循环利用、环境监管能力建设、重金属污染物状况调查与评估等方面,共实施21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5.1亿元。
一系列有力举措、一串串显著变化的数字、一句句发自内心的感叹,格尔木生态环境建设稳步向好,实现了从戈壁荒滩到生态城市的华丽转身。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