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清零”

青海“补针点睛”织就全面小康锦绣

2020年06月09日08:42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青海省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 蒋莹摄

人民网西宁6月9日电(王梅 蒋莹)6月8日,本网从青海省2020年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获悉,2016年以来,青海全面完成15个深度贫困县、559个深度贫困村和24.1万深度贫困人口减贫任务,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1622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3.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清零”,青海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

2020年青海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以“补针点睛”专项行动为抓手,查短板、补弱项、抓巩固、提质量,为党中央宣布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扛起青海担当、作出青海贡献。

坚决做到“政治体检”合格

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是严肃的政治任务,要下足绣花功夫,做好“补针”工作,不折不扣整改到位,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2020年,青海将在完成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9类15个问题、专项考核反馈18类24个问题整改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跟踪问效、巩固提升,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做到整改常态化。

同时,紧盯扶贫产业持续发展、精神脱贫、防范返贫等19个长期整改问题,标本兼治,做到整改长效化,以实际成效力促脱贫攻坚提质量、增成色、可持续。

全力补齐短板弱项

青海以多“补针”来补短板,以勤“点睛”来提成色。坚持靶向施策、聚焦发力,健全完善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全面落实各学段教育资助政策,巩固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持续推进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提升住房安全保障水平;完善农村公路管养长效机制,巩固“两通”建设成果;推进离网光伏项目扩容改造升级工程,满足群众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着力解决季节性缺水、水利设施运维等瓶颈问题,确保饮用水工程效益持久发挥。

同时,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确保搬得出、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此外,青海积极落实应对疫情影响的支持措施,加大因疫返贫人口就业扶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强化兜底保障、临时救助,织密扎牢防返贫“安全网”。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青海将严格落实“四摘四不摘”要求,注重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长效机制,全面落实“防贫保”政策,更主动、更有效化解返贫风险。

同时统筹好内生动力和借助外力,深化拓展支援帮扶机制,推动结对帮扶向乡镇、村社、中小学校、基层医疗机构和各领域延伸拓展,让对口援青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交好答卷要促对接再出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2020年,青海将在总结经验、巩固成果的基础上,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落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行动方案,持续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城乡社会治理新体系,画好“点睛”之笔,让全省各族群众同步共享全面小康幸福生活。

同时,青海将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结合点,有效衔接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扶贫队伍与人才振兴、扶智扶志与文化振兴、生态扶贫与生态振兴,促进形成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责编:陈明菊、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