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

军人子女教育联席会议 制度10年不间断

2020年06月09日10:49  来源:青海日报
 

  “赴武汉抗疫一线的军队医护人员子女入学是否享受加分优待?”西宁联勤保障中心政治工作部正连职干事张志伟问。

  “地方赴武汉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由青海省教育厅提供名单后给与照顾,军队人员理应可以,我们再和有关部门对接一下。”西宁市教育局中学教育科闫到川科长现场解答……

  这是5月15日西宁市2020年军人子女入学联席会现场提问环节的情景。2011年以来,西宁警备区积极协调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落实优待政策,连续第10年召开军地联席会议,辖区内教育部门、驻宁部队相关负责人、军人军属代表共聚一堂,明确有关优待政策,面对面答疑解惑。

  家门连着营门,军娃牵动军心。高原军人担负任务繁重、部队管理严格,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夫妻长期分居两地,家庭教育“主角”缺失;子女随父母调动工作而频繁转学,学习成绩很难稳定提高……这些现实困难,成了困扰很多高原军人的烦心事,让一些现役军人无法安心稳心。

  而且,青海不像内地省市,优质教育资源几乎全部集中在省会城市西宁,“僧多粥少”实际问题更加凸显。

  为此,西宁警备区发挥“面向三军、协调军地、保障打赢”职能作用,始终把“妥善安排子女入学的事情”作为促进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大事用心办好,不断加强与军地各方沟通对接,积极当好“中间人”和“服务者”,协调市教育局出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军娃铺就更加宽广平坦的上学路,全力保障官兵安心练兵、专心备战。

  “驻宁部队官兵长期以来驻守西宁、保卫西宁、奉献西宁,为西宁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让军人子女依法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成长成才,是双拥工作的应有之义,是消除官兵后顾之忧,激励官兵建功立业的重要举措。”西宁市退役军人服务中主副主任闫晗如是说。

  关乎官兵家庭幸福的事,越是棘手,越要办好。西宁市教育局按照《青海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规定》,细化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实施办法,把驻宁部队官兵和户口在宁的现役军人子女全部纳入优待范围,在就近入学、监护入学、随父母调动转学、给边远艰苦地区及立功军人子女特殊照顾等方面提供支持,从幼儿园到初中,全部安排到西宁优质园校就读。10年来,共安排130余名军人子女入学、700余人享受到中考加分政策优待。

  “终于找到能为我们协调办事的单位了!”原成都军区退伍军人龚光全激动地说。他在服役期间执行平暴任务时因公致残,女儿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听说以他的条件可以让女儿中考加分,但由于老部队撤销改建,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手续,于是找到西宁警备区。对口负责的干事了解情况后,联系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核查档案材料后,认定符合加分条件,予以登记办理。

  “自己把青春奉献给了青海,西宁市也把自己当成了家人。”从青海调整到西藏的现役军人邹波,女儿今年参加中学升学考试。不再是青海军人,还能否享受到西宁相关优待政策,近段时间以来,邹波一直在担心和疑虑。军地联席会议召开后,听闻孩子符合加分条件,他喜出望外。

  “只要是军人和军人家庭的事,再难也要优先办理,有政策依据的要快办、办好;目前没有明确政策的,只要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框架内,也要尽全力办。”西宁市教育局小学及学前教育科魏青松科长表示。

  此外,为给军人子女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军人子女健康成长,全市各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活动,增强师生强国意识和爱国情怀,努力营造尊崇军人、关心军人子女教育的良好氛围。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努力把思想上多帮助、学习上多辅导、生活上多关心等举措落到实处,除了让孩子不断体验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外,还要让他们时刻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责编:刘沛然、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