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晚报记者 张永黎摄
家住西宁市生物园区二十里铺村的许生奎是土生土长的西宁人,60多年来,他经历着西宁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过去北川河被附近的工厂污染,周围全是垃圾,河水散发着臭味,老西宁人谁都不想来这里。”然而,令许生奎没想到的是,如今的北川河不仅仅是一条河了,它成为西宁市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以“高原水城”“西宁后花园”“文化走廊”的诸多美名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游玩。
北川河的改变,要归功于“城市双修”。很多人问,“城市双修”是个啥?它和我们老百姓有着怎样的关系?
记者了解到,这是国家住建部为治理“城市病”、改善人居环境、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开出的一剂“药方”: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你看,这几年,西宁的小微公园、城市绿地增多了,市民的去处多了,获得感、幸福感增强;河水由黑臭变清澈,引来飞鸟舞翩跹;城市闲置资源重新规划利用,拓宽了发展空间……这些都和“城市双修”息息相关。
“城市双修”让幸福西宁面貌发生了令人赏心悦目的美丽蝶变。
■ 生态修复:西宁生态修复范围包括四区及多巴、鲁沙尔镇、甘河滩等区域,总面积为866平方公里,修复项目59项。
■ 城市修补:西宁城市修补规划范围包括市辖区,面积约380平方公里,修补项目128项。
西宁将生态搬上“手术台”
许生奎告诉记者,曾经的北川河滚滚黄色河水夹杂着泥沙,成为一代西宁人痛苦的回忆。
转机发生在2013年,这一年,北川河段启动了“清水入城”工程。尤其是2017年,西宁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以来,西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以“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为总目标,按照“总分结合、突出重点、循序推进、示范带动”总体思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将“城市双修”作为推进城市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用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对准“城市病”,下了一剂猛药。
市民李蓉的家在彭家寨镇火西村,离火烧沟只有600米的距离。她习惯每天吃过晚饭后到这里来锻炼。这两年,她眼看着沟里的垃圾渐渐消失,一座城市公园拔地而起。
如果说在其他地方建“生态公园”有七分难度,那么到这里就变成了十分难度。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科相关负责人说,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接合部,自然环境条件特殊,对于高原生态修复路径、方法及技术研究探索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生态修复难上加难。
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现状,西宁以“山—水—城”一体共治思路,将“生态”搬上了“手术台”。
西宁缝合山水,修补生态,将“治山、理水、润城”特色实践与“源头削减、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系统思维相结合,构建高原半干旱地区绿色生态治理一体化建设模式,系统化打造具有西北半干旱地区独具特色的西宁海绵城市样板。
截至目前,西宁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4.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5平方米,西宁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双荣誉的省会城市。
西宁给城市病开“良方”
南昌市民胡明华曾经在西宁做了10余年生意。此次来宁,加快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新西宁给他一个惊喜:“城市融入大自然,碧水蓝天天天可见,老旧楼院改造了,天桥加装了电梯,走哪儿都畅通,城市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市民真是幸福!”
“别看是一部小小的电梯,这对我们老年人来讲无疑是雪中送炭,这可是真正把老百姓的需求放在了第一位啊!”天桥加装电梯后,市民无不感慨。
出门不远就有公园,可以随时锻炼;家门口就有生活超市,买菜不用愁;学校离家近,孩子上学更放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离家几百米,就近看医不再累。把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安排在家门口,“15分钟幸福生活圈”已在西宁得以实现,老百姓对此赞不绝口。
西宁市委市政府聚焦群众关注的城市堵点、痛点、难点,补足城市短板,以“六大示范性工程”为切入点,强化系统性、综合性治理,为幸福西宁开出一剂剂“良方”。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市双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任务重,需要长期持续推进。今后将不断把“城市双修”工作推进深入,积极探索欠发达、高原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修复城市修补方法和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加快推进城市转型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
“原来感觉‘城市双修’离我们老百姓很远,其实‘城市双修’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禁不住要给市委市政府点个赞!”市民曾兆龙说。
在一系列“诊治”后,长期困扰老百姓的上学难、出行难、如厕难等操心事、烦心事得到有效解决,群众在“城市双修”中得到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