驮队的变迁

赵睿

2020年05月28日10:49  来源:青海日报
 

  春去夏至,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天池自然保护区内树木郁郁葱葱,天池犹如一面镜子,借助光的反射,让人们感受到水面与现实景物的重叠之美。

  孟达天池有“青藏高原的西双版纳”美誉,也是青海省惟一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目的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孟达天池景区占保护区面积15%,到循化不到孟达天池不算到循化。

  来过孟达天池景区的人都知道,从大门口乘坐景区大巴沿山路而上约10分钟,就会来到栈道的起点,旁边会有一些装备好鞍具的骡子,等待游客乘骑。“骑骡子喽,单程50元,上山不累……”每当看到车上的游客下来,骡子的主人就会吆喝着招揽生意。

  他们是该县清水乡塔沙坡村的村民,这个纯撒拉族的村子每户出一头骡子,共构成了有100头骡子组成的景区“骡的”队。“骡的”的名称由骡子出租车的意思衍生而来,就是景区内的骡子运客服务队。

  上世纪80年代,这里也有一支运输队,相当于“骡的”队的前身,人员数量和骡子比如今的“骡的”队更多,是周边多个村的村民组成。那时候,拉的不是客人而是山上的树木,树木作为当地人的主要生活燃料,“每天都有70—80头骡子上山拉柴,其实就是搬运树木,尤其在冬天取暖期,每天上下两三趟”。保护区森林病虫害防治站站长马伟回忆当年情景时不由地痛心,但在产能落后的年代,伐木生火是无奈选择。

  1996年,马伟到保护区工作时,每次上山看见这支骡子运输队时心里都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担忧,照此下去过不了几年,山就会秃掉。而国务院宣布从2000年至2010年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之前,区内发生水土流失增多的现象,也开始给当地人民敲响了生态保护的警钟。“2000年禁止采伐天然林之后,我们开始进行大面积保护和造林工作,植被的恢复渐渐现出成效。”马伟说,从那之后保护区的干部职工从未停止植树复绿的脚步,眼看着生态环境不断好转,他的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拉柴的营生断了,骡马运输队面临着收入的危机,转型势在必行。

  今年55岁的塔沙坡村村民马有德,已经在孟达天池做了30年的骡子运输,“早年拉木柴,到后来有了景区拉游客,干得都是赶骡子的活,走的是上下山的路,但拉柴时候砍掉树会心疼,后来拉客人看着他们夸风景好,我心里就只有高兴。”门票从1元到70元,每年从5月干到10月,去年平均每家收入1.5万元,几十年来景区的变化也改变着骡子的主人们。如今村民家里主要烧煤,也用些牲口的干粪,做饭、取暖比烧柴消耗少。

  每年开春村里都会进行一次驯服骡子大演习,由村“两委”组织各户实地训练骡子。村党支部书记韩迎新解释说,因为要选取4-5岁的骡子,每年都有不少村民家的骡子更新,所以必须在开展工作前进行训练,一般村里会提前一个月左右,从运货物开始赶着骡子上下山,后期再由村民交叉乘坐实验,确保实际操作的安全性。

  此外,村里还制定了出勤制度,有序安排村民运营,让“骡的”队的管理更加科学。“村里每家出一头骡子,全村两个社分成两个队,节假日分上下午工作,平常或淡季一个社去一天。”村主任马乙沙格说,这样做不仅能让每个村民都有相同的工作时间,还能确保人畜得到充足休息。他们还给每个队的骡子进行编号,按顺序出勤,依排号出发,保证运营秩序。

  循化作为全国惟一的撒拉族自治县,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来到孟达天池游览,景区的管理者也在经济和保护的平衡上做了很多工作。青海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马天龙说:“退耕还林使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82%,通过‘天眼’、 红外相机、微波监测设施等先进手段24小时监控防火、防盗伐、防虫害情况。”在每年206万元森林管护总投资的持续作用下,自然环境持续向好,给景区提供了更多开发可能。

  从运柴到运客,从破坏到保护。多年来,骡子运输队作为景区内到达景点的交通补充,不仅给游客提供了便利,也成为塔沙坡村群众的一项重要收入。相比于汽车,骡子客运更加低碳环保,还让游客感受到更多乐趣。

(责编:刘沛然、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