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颜喀拉山下的“亮堂”生活

孙海玲 咸文静

2020年05月27日10:02  来源:青海日报
 

丹玛社区。青海日报记者 张鹏 摄

孩子们在新社区迎来新生活。

昂秀吉家干净整洁的新厨房。

索更为新生活点赞。

叁旦卓玛向父母分享拍摄的快乐瞬间。

成登毕业后开办了一间文化印务室。

 

  5月的达日县,时而狂风卷地,时而大雨倾盆。一场大雨过后,天空露出一片湛蓝,阳光照耀着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的岭格社区和丹玛社区,红顶白墙藏式小楼绵延数里,成为县城一道新景观。

  “阿妈,我去上班了。”清晨,伴随着对阿妈的一声告别,叁旦卓玛走出丹玛社区的新居房,朝着吉迈镇政府走去,这里是她上班的地方。

  从帐篷房到小平房,再到今天的三居室楼房,从吃不上水到能洗上热水澡,从贫困户到奔小康,这样的转变源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落地。2019年8月,叁旦卓玛一家从吉迈镇龙才村搬迁到县城的丹玛社区,一家五口人住上了80平方米的三室两厅。

  “现在我在吉迈镇政府上班,虽然还只是临聘,但我一直在努力,妈妈是生态管护员,弟弟妹妹上学也不收学费,我们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叁旦卓玛爽朗的笑声里掩藏不住对新生活的满足。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过去靠放牧为生的贫困家庭,如今有一部分和叁旦卓玛一家一样,住进了亮堂的新房,在家门口有了创业就业的机会,脱贫的底气越来越足。

  索南卓玛:

  下山住新房,当上老板娘

  5月的一个清晨,如往日一样,41岁的索南卓玛一大早起来,麻利地收拾好家务,卡着点出了门,十几分钟后来到达日县扶贫产业园的店铺,打扫门店、清点货物、网络下单……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在APP上下单,从支付宝平台支付,这样的生活对索南卓玛来说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以前我都不知道啥叫网购,现在我可以通过网络下单购买货物,过个三五天,这个商品就能送到我的店铺,而且还是免邮费的。”索南卓玛一边下单,一边招呼记者看她手机上的订单清单。

  在达日县扶贫产业园区,有一家名叫“汇龙世家”的化妆品小店,店铺老板娘正是索南卓玛。“要不是政策好,我们搬到县城居住,哪有这样的好日子?”索南卓玛说。

  2017年11月,索南卓玛一家告别了逐水草而居的“帐篷生活”,从150多公里外的下红科乡达孜村搬迁至县城的丹玛社区,一家六口人住进了96平方米的三室两厅。

  来到县城,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索南卓玛开始思考新的致富途径。干点啥呢?面对一没技术,二没资金的窘境,索南卓玛的儿子鼓励母亲通过社交平台卖货。

  “搬下山后,没有牛羊,也没有太多资金,大儿子就教我在手机微信平台上卖货,后来我也积累了一定的商家、客户资源,最终在政府的帮助下,租下了这间店铺,现在我们店里好多化妆品都是从上海进的货,客源也比较稳定。”索南卓玛说。

  20多平方米的店面,温馨整洁,柜台上整齐摆放着各类化妆品和日用品。“现在我每两个月进一次货,有的在平台上直接下订单,有的需要自己去和商家面对面对接,开了有小半年,卖得好的话一个月有三四千元的收入。”

  “以前,我最远到过达日县,现在我去过西宁,还去过上海、苏州、厦门这些地方,不仅认识了很多人,开阔了眼界,而且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索南卓玛翻开自己的手机相册,和记者分享着这份甜蜜,也打算着更长远的未来。

  成登:

  昔日贫困户,今日创业族

  “老板,我们的锦旗做好了?”

  “已经做好了,六个锦旗,一共是1400元。”

  “做得很好,我们很满意。”顾客打开一面鲜艳的锦旗,面露喜悦之情,用手机扫了扫前台的二维码,然后用微信支付了1400元。

  5月8日傍晚时分,窗外忽然飘起鹅毛大雪。阿尼察甘文化印务室里人来人往,复印身份证、打印文件、咨询广告印务的人络绎不绝,90后老板成登忙得不亦乐乎。

  丹玛社区的门前有一排富有特色的藏式民居,成登开的这家印务店就在社区大门的右手边,由于打印店经营业务种类繁多,加之地理位置好,成登的生意也非常好。

  得空时,成登告诉记者,其实以前他和弟弟、父亲三人居住在达日县特合土乡科曲村,距离县城有70多公里,那时候一家人居住在帐篷里,吃水、用电很不方便。上高中时他们一家搬到了县城,住的是县上棚户区改造的平房。

  “从小我们逐水草而居,靠父亲放牧养活我们兄弟俩。一家人挤在面积不大的帐篷里,没有通电,饮用水需要爸爸去河里舀。冬天的日子最难熬,每天早上起来都能在帐篷内看到一层薄冰。”成登永远不能忘记曾经的困难生活。

  2017年,成登从湟源牧校毕业,学习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他打算去外地闯一闯,先后去过宁波、广州后,他发现自己还是最爱那片从小生活的草原,于是2018年,他又回到了达日县。

  2019年8月份,成登一家离开之前的棚户区改造平房,搬到了易地搬迁新居。“从帐篷到平房再到今天的楼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这家印务店,奖杯、广告设计、各类文印产品摆满了货架。文印店后面还有一间工作室,摆放着写真机、切割机、复印机等大件设备,旁边还有一个简单的摄影棚,兼顾着拍照摄影。

  据成登介绍,他刚回到达日县时,自己在县城开了一家不到10平方米的打印店,那时候资金有限,店里只有一台打印机,经营的业务也只有打印一项。后来,一家人搬迁到丹玛社区后,父亲投入省吃俭用攒下的5万元助他创业,成登也决意将打印店业务做大做强,最终他开了这家印务室。

  “现在,我们经营的业务比较多,忙不过来时,父亲和弟弟都能来给我搭把手,一年下来能挣个三四万元钱,我想下一步还会根据需求继续扩大规模,完成自己的梦想。”成登说。

  索更:

  双手“裁剪”幸福路

  两年前,索更生活在达日县特合土乡扣压村,以放牧为生的索更把大半辈子都“耗”在了偏远闭塞的草原上,他心想啥时候能走出这大山?

  2019年8月份,伴随着全县易地搬迁项目的落地,43岁的索更实现了愿望。他从偏远的扣压村搬迁到了县城的新房里。

  走进丹玛社区索更的家中,新居干净整洁,客厅的茶几上摆满了水果、干果和零食,“我们是2019年搬进来的,当时心情特别激动,连装修都是自己装的,现在用水、用电、用网都很方便。”索更介绍着自己的新家。

  搬迁下来是第一步,谋产业、谋发展是第二步。

  50平方米、水电暖齐全、家电设备一应俱全,除了客厅、卧室、厨房外,屋子里还有一间是他的缝纫工作室,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各种颜色的藏式服装和材料,这台缝纫机就是索更的新“饭碗”。

  以前在老家村子时,邻居有做藏服加工的手艺,闲下来时,索更就喜欢跟着邻居学习,对于藏服加工他有一定的基础,搬下来后,他一心想在家做藏服加工,这样既免去了外出打工的辛劳,也能在家把钱挣了。

  说干就干,去年,他自己花了几千元钱,从西宁购买了一台缝纫设备。起初,都是他自己购买材料,做成成品拿到市场上销售,后来,他的手工藏服得到更多店铺认可后,他将经营形式改为来料加工,收取手工费。

  就在前几天,索更接到了一笔“大订单”。这是县上一家服装店下的200套藏服订单,5月8日,记者见到他时,他已经做完了一半的订单。“做得快的话三天时间就能完成一套藏服的加工,等这笔订单全部做完,估计能挣4000元左右。”索更满脸都是笑意。

  对于今天的幸福生活,索更满是感激,“除了我自己做藏服加工的这笔收入外,一年有2000多元的低保收入,1000多元的草原补偿收入,还有每年村上的产业分红……”

  索更的这张“幸福账单”里藏着他对新生活的满足和感激,也藏着党和政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初心和使命。

  幸福生活新丹玛

  5月8日,我们沿着宽阔的硬化道路走进达日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程——丹玛社区,放眼望去,一排排白墙红瓦的四层楼房错落有致,文化广场上休闲的老人和玩耍嬉戏的孩子络绎不绝,楼宇间鲜艳的五星红旗十分耀眼,昔日的牧民,放下牧鞭搬进新居,幸福生活从这里开始。

  近年来,达日县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抓好。“十三五”期间共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1960户7954人,到2018年底,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彻底解决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房问题。同时,为使县城集中安置点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实施了资产收益分红、转移就业、低保兜底、生态管护等后续措施,着力提升搬迁群众后续发展能力。尤其是在丹玛社区搬迁户中,1684人通过扶贫产业项目实现资产收益分红,获得了长效稳定增收。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由青海日报记者 黄灵燕 摄

(责编:刘沛然、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