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答卷”书写在河湟大地上

陈 俊  赵 睿  罗 珺

2020年05月26日10:34  来源:青海日报
 

  让广大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实现摘帽、如期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迈进,是党中央带领全体人民开创的史无前例的伟大壮举,是新时代共产党人“民本为贵”情怀最深刻的体现,是为民服务宗旨最生动的诠释。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地处大山深处、黄河谷地、凭拉面闻名中外的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把脱贫攻坚当成最大民生工程和最大政治任务,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打响责任落实“主动战”,推进“两不愁三保障”“合围战”,推进深度贫困“攻坚战”,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把“脱贫答卷”精心书写在河湟大地上 。

  精准识别,打好“主动战”

  化隆县地处青海省东部,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362个行政村,总人口30.7万人,是一个以回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回族自治县。那里大多数地区山大沟深,土地贫瘠,生存环境恶劣,致贫返贫隐患较多,属国家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贫困原因主要是生产生活成本高,少数民族集聚区和贫困人口相对集聚,贫困人口多、外出人口多、自然灾害多,贫困人口收入低、文化素质低、生活水平低、保障水平低,即他们所谓“一高二聚三多四低”的情形。

  “减少贫困人口3.6万人以上,使144个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脱贫标准,加快发展城乡一体化,实现贫困村基础设施齐全,有致富增收产业,全面实现脱贫。”化隆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安晓龙说,2015年年底,化隆县确定了未来五年扶贫开发总目标之后,精准识别是摆在扶贫工作面前的第一道基础性难题,也是一道检验能力的“考题”。

  摸清贫困底数,掌握致贫原因,方可精准发力。该县采取“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家中读书郎、最后看技能强不强、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 的“五看法”,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对因缺资金缺技术、因病因残、因学因灾、交通不便、缺劳动力、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缺土地等致贫原因进行翔实排查分析,精准识别出建档立卡贫困村144个、贫困户9641户、贫困人口36326人。

  以前,扶贫工作属大水漫灌模式,存在识别不精准,“贫困原因是什么”“怎么针对性帮扶”“帮扶效果又怎样”等不清晰、不给力、不明显。自2015年以后,粗放式扶贫模式向精准化转变,也是攻坚打胜“扶贫堡垒战”的必由之路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精准施策,打好“攻坚战”

  “2016年计划脱贫村27个,脱贫人口7212人;2017年计划脱贫村42个,脱贫人口9900人;2018年计划脱贫村51个,脱贫人口10692人;2019年计划脱贫村24个,脱贫人口8522人……”在化隆县扶贫展览馆的展墙上,清晰标明扶贫目标轨迹。

  化隆县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总统揽”,放到全国全省全市工作大局中高位谋划、高强度推进,制定从2016至2019年年度扶贫总体目标任务,分乡镇、按年度制定作战图,出台了“12348”扶贫攻坚工作思路,构建“易地搬迁当头炮、基础建设排头兵、产业发展突破口、金融扶贫助推器”等“四轮驱动”精准扶贫工作格局。

  上级党组织帮扶基层党组织,与村“两委”一道,立足实际找问题、理思路、引项目、筹资金,保证按期脱贫。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不定期到结对认亲贫困户家中,访民情、拉家常、谋脱贫,了解结对贫困户思想动态,引导贫困户摒弃“等靠要”思想,以实际行动践行脱贫路。

  为达到脱贫摘帽目标,深入开展“户户清”“村村清”“乡乡清”行动,倒排工期、挂牌督战,集中力量攻克堡垒,确保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乡全部达到脱贫标准,打出符合当地实际的脱贫攻坚“组合拳”。

  八个一批行动“主攻”,即生产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易地搬迁安置一批、生态补偿扶持一批、发展教育扶持一批、资产收益扶持一批、医疗保险和救助扶持一批、低保兜底扶持一批。

  资金使用集中“火力”,为让资金效益最大化,创造性形成“多个渠道引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资金使用法,把25.66亿元各类资金整合到一起,“好钢用到刀刃上”,为脱贫摘帽提供了强有力资金保障。

  基础建设首重“民生”,以水、电、路、房、网等为重点,着力改善乡村基础条件,补齐基础设施发展短板。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14亿元,实施人畜饮水、电力升级改造、村道硬化、美丽乡村、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

  集体经济实现“破零”,先后投资4.186亿元,实施了144个贫困村光伏扶贫产业项目和218个非贫困村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全县除低保兜底户外,其余贫困户户均有一项脱贫产业,提升了自我“造血”能力。

  挪穷窝换穷业“并举”,充分利用每人5400元产业项目发展资金、“530”贷款、每村50万元互助资金,扶持群众实施“一户一业”,用于拉面经济、牛羊养殖、运输服务、购买铺面、家政服务等实体经济,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目标。

  春风行动就业“富民”,拓宽就业渠道,2016年至今,累计输出农村劳动力11.7万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4923人次,人均收入达1.5万元以上,劳务收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创新模式,打好“合围战”

  “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化隆县以党建为引领,启动实施了拉面扶贫、扶贫车间等在内的6大创新扶贫模式。”安晓龙说。

  拉面扶贫模式,是最创新最有效的扶贫模式。该县充分利用“化隆拉面店”遍及全国271个大中小城市的优势,创新运用“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创业”方式,贫困户参加实训每年每人政府补助5000元,在实训期间拉面店每年给实训人员开出不低于3万元工资。用实训2年的积蓄以及拉面贷、互助金融,自己开办拉面店当老板,实现“一人拉面、全家脱贫”。

  扶贫车间模式,是在家门口做文章。该县对无法走出家门,难就业的贫困劳动力,探索扶贫车间试点,先后在扎巴镇本康沟村、德恒隆乡西后加村、哇西村建设扶贫车间,加工民族服饰,带动解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4人,带动周边村社非贫困劳动力100多人,每人月能收入1500元以上。

  易地搬迁模式,是突破历史,最有效的创新模式。该县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地区的3015户1.2万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让搬迁群众不仅人居环境变好,能及时享受到医疗卫生、教育资源、便利交通等公共服务资源,彻底解决以往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饮水难、致富难等根本性民生问题。

  教育扶贫模式,是从“根子”着力。该县出台《化隆县“六个禁止”“十二个凡是”控辍保学工作措施》,督促动员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按时入学,对拒送子女入学的监护人以“官告民”方式公开罚款等方式告诫,震慑和教育作用明显,对智力扶贫起到了助推作用。

  移风易俗模式,是为百姓卸重减负踏上致富路清“绊脚石”。在攻坚拔寨路上,长期存在薄养厚葬、几十万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路上“拦路虎”,去年该县引导出台《关于推进移风易俗倡导婚丧嫁娶文明新风的指导意见(试行)》,大力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良好风尚,仅2019年婚事简办节约资金达2.4亿元。

  执纪问责模式,严厉督导督促,为脱贫攻坚保驾护航。该县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制度、最有力的措施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护航,对群众反映涉及扶贫项目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核实查处,营造风清气正扶贫环境。

  巩固提升,打好“胜利战”

  经过几年殚精竭虑地扶贫,成效明显。该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5.1%下降至2019年底的0.005%;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777元;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96%;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6%;贫困村退出率达到100%;脱贫人口错退率和贫困人口漏评率均低于2%;群众认可度高于90%。

  目前,该县所有贫困户中仅余3户12人因疾病没能脱贫外,其余全部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数据背后,凝结着自精准扶贫以来,193名第一书记、388名工作队员,团结带领所有贫困户,历时1500多个日夜夜辛劳付出、共同奋战的心血和汗水。

  “古人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也是最大的优势。”化隆县县委书记刘建昱说,化隆县脱贫攻坚之路,始终坚持党政引航,全县一盘棋,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书记和县长“双组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高密度调度、高频次督查、高质量推进,乡、村也层层成立相应机构,构筑“县有指挥部、乡有工作站、村有工作室”的格局,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党建,以“壮志如铁”的决心、“精准滴灌”的用心,聚众力,汇众智,集众志,切实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化隆县将把“四不摘”作为脱贫不返贫“棋后招”,在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进一步提升自身发展能力、进一步强化扶贫协作、进一步注重扶智扶志等方面继续用心、持续发力。

(责编:刘沛然、杨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