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是全球首要的生态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青海作为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生态功能区,土地荒漠化是青海省面临的突出生态问题,荒漠化防治责任重大。对此,出席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住青全国政协委员刘同德建议,加大青海荒漠化土地治理力度。
建议中说,加大青海荒漠化土地治理力度,对国家生态战略、青海生态保护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青海省统筹推进“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江源和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建设等重点工程,努力加大荒漠化土地治理力度。但是,目前荒漠化土地治理工作仍面临诸多难题,存在投资不足、缺乏国家专项工程、治沙技术研究推广水平低等问题。
刘同德建议,国家层面启动柴达木盆地百万亩防沙治沙林基地和环龙羊峡百万亩水土保持林基地等荒漠化防治和沙化土地治理专项工程,并谋划启动区域性重大防沙治沙专项工程。在安排重点工程时加大治沙造林投资标准,按实际投资需要足额落实建设资金,取消地方配套资金,并安排后期项目管护费预算和投资,强化防沙治沙工程资金保障。国家从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加大对青海省荒漠化土地治理指导力度,重点扶持先进经验、治理模式、技术攻关、沙障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在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中勇攀科技高峰 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摘自…【详细】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 1964年10月16日,大漠深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详细】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 8月27日,记者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关部门获悉,柴达木盆地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格尔木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副坝工程坝体混凝土正式封顶,标志着该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西州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境内,是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