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五千的“云端舞者”——“电力天路”年检掠影

2020年05月15日15:35  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
 

5月13日,青藏高原,风火山下,海拔五千,两名“空中飞人”在距离地面近百米的高空中健步如飞。

这里是位于青海省可可西里东南部的风火山地区,被誉为“电力天路”的青藏联网工程输电线路跨越而过,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输电运检人员正在对±400千伏柴拉线801号塔输电线路进行高空走线巡检。

“走慢点,到间隔棒处停下休息一会儿,仔细检查一下橡胶垫片有没有丢的,每个螺栓都紧固一遍!”空中的白增寿走到导线中间一个间隔棒处,地面上的工作负责人张兴宇对着喊话器大声向他交代注意事项。

“走线巡检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间隔棒。因为如果螺栓松动,间隔棒与导线间的橡胶垫片就会掉落,在大风吹舞下,间隔棒与导线直接接触相互摩擦很容易磨断导线,所以我们在走线过程中要逐个紧固螺栓,发现橡胶垫片丢失的就及时补装上。同时,还要全面检查导线有无磨损、断股、锈蚀、损伤、零部件缺失等现象。”张兴宇介绍说。

白增寿双腿跨坐在下层的两根导线上,一边休息一边检查眼前的间隔棒。

5月13日,国网青海检修公司输电运检人员进行空中走线巡检,查找并消除线路缺陷。谢莉蓉摄

青藏联网工程东起青海西宁,西至西藏拉萨,全长2500多公里。其中,柴达木换流站至拉萨换流站直流工程±400千伏柴拉线平均海拔465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冻土里程最长的直流输电线路。

为保障青藏两省区电力能源可靠稳定输送,国网青海电力每年都要对青藏联网工程开展一次年度集中检修,对输变电系统进行全方位“体检”和“诊治”。今年5月10日起,该工程迎来第9次年检,计划为期16天。

本次年检,是工程自2011年12月投运以来首次开展高空走线巡检,对527号至1394号塔共867档导线逐档走线,走线区段占青海段总长的61%,途径不冻泉、五道梁、风火山、沱沱河、唐古拉山,一直到青藏交界处,海拔均在4500米以上。

十分钟后,白增寿手抓导线起身跨过间隔棒,重新分别打好安全带和后备保护绳,继续向前方走去。

“我们所在的风火山是除唐古拉山口之外,青海境内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在5000米以上。”张兴宇的话语中带着较浓的东北口音,从老家来到青海九年,他参与了青藏联网工程竣工验收,九次年检他也从未缺席过。

导线上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间隔棒,相邻两基塔间的平均距离六七百米,每一档导线需要跨过个近十个间隔棒。

一个小时后,白增寿走到了802号塔,赶上了工友侯万栋,侯万栋正在处理塔上的缺陷,监护人郑星星在线路下方尾随着空中的搭档。

直流输电线路共分为极I、极II两条导线,分别架设在铁塔左右两侧并排行走,白增寿和侯万栋各走一条。在第一基801号塔,刚上塔白增寿就发现并处理了一条缺陷。

此时,空中的两人几乎同时完成这基塔各自一侧的设备检查和消缺,然后同时开始向前行进。

远处雪山连绵,地面上的积雪开始消融,随处可见潺潺的溪流,地面很泥泞,张兴宇和郑星星凭借丰富的线路巡视经验,找比较安全的地方一步一步踩下去,跟着空中作业人员的速度向前行进。

“空中走线特别费手套,我们小组第一天走线下来每人磨烂了六七双手套,还容易伤手。当天回来后我们几个就凑一起商量有没有什么好法子可以保护双手,最后,我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把塑料瓶剪去两端,再竖向剪开,就制作成了一个简易的套筒,套在导线上,双手握着塑料瓶推着往前走就可以了。这样既保护了双手和手套,也不会伤到导线”。张兴宇兴奋地介绍着他们自己“发明”的小工具。

四个小时后,他们顺利从801号塔走到806号塔,完成了五档导线的高空走线巡检及消缺,当天的任务已完成。

两人依次下塔,顾不上疲惫,他们第一时间过来展示他们“小发明”的成效,手套果然完好无损。大家很是兴奋:“今晚回去就把这个妙招告诉其他小组,明天就可以全线推广了。”

“高原的天气说变就变,今天大晴天,可能明天就是暴风雪,年检期间出现几次这样的恶劣天气,我们的任务就不能按期完成了,所以,趁着天气好我们就多干一点。”他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吃完午饭再走两档。

简单的午餐后,四人又起身行动了。不远处的青藏铁路上列车呼啸而走,一只高原鹰从头顶盘旋而过,空中的“蓝帽子”逐渐“消失”在了输电线路延伸的云端。(来源:国网青海检修公司 谢莉蓉 任晓光)

(责编:陈明菊、杨阳)

推荐阅读